地名:海星村 | 隶属:炉山镇 |
行政代码:522601105202 | 代码前6位:522601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5 | 邮政编码:556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贵H | 行政级别:村 |
原称凯旋桥,明代一武官征战获胜而归,建石拱桥纪念,命名为凯旋桥,后误称海星桥,今沿用。
海星村位于炉山镇北部,东与关田村相邻,南抵城关村,西接大田村,北靠大风洞乡。距城镇1公里,村委会驻海星桥自然村。辖11个村民小组。有耕地面积2364亩,其中田1288亩。矿产资源有重晶石、铁。河有白水河、高坡溪、沙子湾溪。炉榕公路和黔湘公路在境内相接。辖14个自然寨。全村560户,人口2435人,劳动力1461人。近年来,海星村产业发展迅速,建有养猪基地两个,年存栏1000余头,林下养鸡1处,年存栏5000只,蔬菜基地1个,有大棚15个,种植面积100余亩,葡萄种植500余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
海星村与洛棉村、城关村、新堡村、环西新村、清平社区、百官村、百兴村、龙洞村、平初村、甘坝村、大良田村、新华村、伟勇村、紫荆村相邻。
文化旅游:
石仙山摩崖位于炉山镇海星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2024年9月13日,凯里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31年(1942年)为清平镇第一保地,1949年11月解放,仍为清平镇第一保,1950年改保为村属清平镇第一村,1953年清平镇改为城关镇而隶属城关镇,1958年10月隶黔峰人民公社,同年12月实行一区一社,建海星桥大队,隶属炉山人民公社清平管理区,1961年清平公社建立而属清平公社,1984年清平公社改建镇,海星桥大队更为今名。
1992年“撤并建”属炉山镇。
2024年并村保留至今。
海星村附近有石仙山摩崖、下司古镇、云谷田园生态农业观光公园、苗妹非遗博物馆、凯里苗侗风情园、蚩尤水世界等旅游景点,有苗家鸡稀饭、凯里平良贡米、凯里生姜、凯里水晶葡萄、凯里红酸汤、下司酸汤鱼等特产,有苗族芦笙乐舞、甘囊香苗族芦笙节、凯里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凯里苗绣、凯里酸汤鱼制作技艺、凯里苗族板凳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