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岩头河村 | 隶属:湾溪街道 |
行政代码:522601005200 | 代码前6位:522601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5 | 邮政编码:556000 |
城乡分类:城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12 |
车牌代码:贵H | 行政级别:村 |
原坐落于现址东北约0.4千米河边岩头上(1971年修湘黔铁路时迁今地),所处清水江河段因岩头称岩头河,村因河段名得名,今沿用。
一、基本概况
岩头河村位于湾溪街道东北部1公里处,面积为8.97平方公里。全村辖8个组,共767户,3450人,村民多以苗族为主,同时居住着侗、汉、布依等多种民族。
二、发展特色产业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岩头河村的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村容寨貌整治进一步美化取得重大进步。特别是其区位优势,一是靠近城区和火车站,可利用富有其丰富的劳动力,发展服务业,二是进内有清水江河流,可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加上滨江大道的建设相结合,发展旅游业。
三、组织领导不断加强,体制不断创新
多年来,岩头河村头河村委在街道党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1932年置云岩乡,下设闾、邻。
1935年改乡镇为联保、保时,置第五保,隶凯里联保。
1942年改联保为乡镇时,仍称第五保,上隶凯里镇,镇隶第二区(凯里区)。
1949年11月解放,1950年11月革保为行政村,称第五村。
1953年新置龙头河乡,岩头河称下半乡,隶龙头河乡。
1956年建立初级农业合作社(后为高级农业合作社),同年龙头河乡并入凯里镇。
1958年隶民族联合人民公社,同年11月实行一区一社时
岩头河村附近有下司古镇、云谷田园生态农业观光公园、苗妹非遗博物馆、凯里苗侗风情园、蚩尤水世界、清水江水利风景区等旅游景点,有苗家鸡稀饭、凯里平良贡米、凯里生姜、凯里水晶葡萄、凯里红酸汤、下司酸汤鱼等特产,有苗族芦笙乐舞、甘囊香苗族芦笙节、凯里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凯里苗绣、凯里酸汤鱼制作技艺、凯里苗族板凳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