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龙头村 | 隶属:西门街道 |
行政代码:522601003200 | 代码前6位:522601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5 | 邮政编码:556000 |
城乡分类:城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12 |
车牌代码:贵H | 行政级别:村 |
所邻河段,因山包如龙头而得名,因位于龙头河(清水江)而得名。即由该村居民选举产生,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龙头村位于凯里西部城郊,清水江畔,依山傍水,总面积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5亩,人均耕地面积0.067亩,林地面积1100多亩。全村7个村民小组,633户,2157人,由汉、苗、仫佬族等民族组成,少数民族占总人数的96%。支部党员54名,其中:男34人,女18人,预备党员2名,党员占全村总人数的2.01%。村集体经济稳定性纯收入40多万元,年度工农业总产值收入856万元,人均纯收入2015元。村内外交通方便,四通八达,给村里的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提供了有利条件。
龙头村与州府社区、大阁社区、梁子巷社区、光明社区、西门社区、大桥路社区、清江小区社区相邻。
1932年置龙江乡,隶第三区(凯里区)。
1935年改乡镇为联保,保时,改置第六保,隶凯里联保。
1942年改联保为乡镇时,仍称第六保,隶凯里镇,镇隶第二区(凯里区)。
1949年11月解放,1950年11月改保为行政村,称第六村。
1953年建龙头河乡而隶龙头河乡,划出马刨井、菩萨寨归鸭塘乡。
1956年随龙头河乡并入凯里镇。
1958年隶民族联合人民公社。
1958年11月隶凯里管理区,改粮农为菜农。
196
龙头村附近有下司古镇、云谷田园生态农业观光公园、苗妹非遗博物馆、凯里苗侗风情园、蚩尤水世界、清水江水利风景区等旅游景点,有苗家鸡稀饭、凯里平良贡米、凯里生姜、凯里水晶葡萄、凯里红酸汤、下司酸汤鱼等特产,有苗族芦笙乐舞、甘囊香苗族芦笙节、凯里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凯里苗绣、凯里酸汤鱼制作技艺、凯里苗族板凳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