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岩寨村 | 隶属:大塘镇 |
行政代码:522634104220 | 代码前6位:522634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5 | 邮政编码:5571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贵H | 行政级别:村 |
2024年8月,岩寨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岩寨村是苗族超短裙之系聚集的一个古村落,坐落于雷公山南面冷竹山脚,距原桃江乡政府驻地1千米,辖岩寨、高闹等自然寨,全村124余户697人,8个村民小组,寨内生态保持良好,民族文化厚重。其一是羊果寨子上方为祖先栽种的锥栗树,现存近20棵,古树一字排开,罩其全寨,因而有护佑苗寨的一只“神兵”。其二是寨子中央存有一口古井,古井右侧伫立着一巨岩形式古人头面,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其三是全寨为苗族吊脚楼群,依山而建,层次感美。其四是民族文化多姿多彩,串门子、喝米酒、唱飞歌、踩铜鼓、跳芦笙是民族文化主要表现形式,特别是每年的农历十月苗年节尤为隆重,在上世纪90年代初岩寨村芦笙队到北京中华园参演,深受欢迎。芦
1958年为桃江公社岩寨大队,1984年8月社改乡后为羊果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岩寨村附近有西江千户苗寨、排卡苗寨、朗德上寨、掌坳苗寨铜鼓、猫猫河苗寨、郎德上寨古建筑群等旅游景点,有雷山乌杆天麻、雷山银球茶、苗族芦笙、雷公山野生天麻、雷公山野生百合粉、雷山脚尧茶等特产,有雷山苗绣、苗族鼓藏节、苗族飞歌、雷山苗族芦笙舞、苗医药(骨伤蛇伤疗法)、苗族芦笙文化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