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场村 | 隶属:甲良镇 |
行政代码:522722104207 | 代码前6位:522722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4 | 邮政编码:558000 |
城乡分类:镇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22 |
车牌代码:贵J | 行政级别:村 |
该地名来源于地理位置。1991年撤乡并镇后,阳凤划归甲良镇,阳凤集市从原来的“老场坝”搬至“新场坝”,故而得名。
新场村地处甲良镇西部,距镇政府所在地9公里,全村辖35个村民小组,25个自然寨,全村共有25个自然村寨,35个村民小组,共870户,4070人,少数民族人口占97%以上,主要为布依族,其中劳动力2628人,外出务工人数500余人,新场村已成立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安工作、依法治村、调解委、禁毒、消防、卫生管理等工作领导小组,有25个护村护寨及义务防火队,共250余人。全村土地面积32.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11亩,其中:田2829亩、土382亩,经济总收入20万元,新场村种出大米纯香可口,在当地有“大米之乡”之称。农民人均收入1195元。目前已基本实现组组通公路、电话、电视的目标,村寨治安
该地1991年得名为新场,1992年设立新场村村民委员会。
1951年属二区阳凤乡,1956年属甲良区阳凤乡,1958年属甲良区阳凤公社,1959年属曙光公社阳凤管理区,1961年为甲良区阳凤公社阳凤大队,1984年属荔波县甲良区阳凤乡,1991年撤乡并镇后,阳凤划归甲良镇,同年阳凤集市从原来的“老场”搬至“新场”,阳凤正式更名为新场,1992年设立新场村村民委员会属甲良镇至今。
新场村附近有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荔波小七孔风景区、荔波大七孔风景区、荔波瑶山古寨、荔波古镇、荔波恩铭故里等旅游景点,有荔波蜜柚、荔波瑶山鸡、布依族五色花米饭、荔波臭酸、荔波血桃、荔波酸汤鱼等特产,有荔波青瑶“凿壁谈婚”、生腌酸肉、白裤瑶猴鼓舞、瑶族民间陀螺、白裤瑶的习俗――瑶族砍牛、布依族的天文历法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