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黎平所村 | 隶属:德凤街道 |
行政代码:522631001210 | 代码前6位:522631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5 | 邮政编码:557300 |
城乡分类:镇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22 |
车牌代码:贵H | 行政级别:村 |
“黎平所”意即靠近黎平府治所在地黎平寨、且在此设置“所”的地方。村委会所在地为黎平所自然寨。
黎平所村位于黎平县城西南面13公里的山谷平坝区,海拔640米。黎平至岩洞、口江、双江公路穿村而过。民国21年设石井乡,1953年建黎明乡属德凤区,1961年成立黎明公社,1984年改设黎明乡,辖黎平所、黎平寨、浦洞3个行政村。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撤黎明乡并入德凤镇,辖黎平所、黄柏、核洞、秀洞、迪洞、平洞6个自然寨、13个村民小组,2010年572户、2615人,聚居着汉、侗、苗、土家、水等民族,汉族人口占60%。有张、杨、吴、赵、郭、陈等23个姓氏。
全村国土面积56800亩,其中耕地面积2258.46亩。主产水稻,次产豆类、薯类、玉米、油菜等。村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业、第三
侗语原称“里平所”,后黎平寨于明永乐十一年,设置黎平府,“里坪所”也随之更名为黎平所。
民国时期为德凤镇第九保,1951年为第九村。
1953年建黎明乡,为黎明大队,属德凤区。
1961年成立黎明公社,1980年黎明大队改为黎平所大队。
1984年改设黎明乡后,黎平所大队改为黎平所村民委员会。
黎平所村附近有黎平肇兴侗文化旅游景区、黎平侗乡风景区、翘街古城、肇兴侗寨、少寨红军桥、黎平古城墙等旅游景点,有黎平香禾糯、黎平茯苓、黎平侗乡油茶、黎平茶叶、侗家腌鱼、黎平“雀舌茶”等特产,有侗族琵琶歌、黎平侗族大歌、侗戏、侗族鼓楼花桥建造技艺、君琵琶、规约习俗(侗族款约)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