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高屯社区 | 隶属:高屯街道 |
行政代码:522631002002 | 代码前6位:522631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5 | 邮政编码:557300 |
城乡分类:镇中心区 | 分类代码:121 |
车牌代码:贵H | 行政级别:社区 |
地处丘陵,一面依山,两面临水。因村驻地处于两条河水汇合处的悬岩峭壁上,明代为屯兵之地,得名高屯。因居委会驻地高屯,故而得名。
2024年3月,高屯社区被认定为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茶)。
高屯村是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仅有22公里,黎锦油路穿村而过,平均海拔445米。东接东风林场、南靠八舟村、西临古顿村,北抵绞便村。全村601户,2819人,汉、苗、侗等民族杂居,以吴、杨、欧姓为主。全村总面积19969.9亩,田土面积1664亩,其中耕地41亩,稻田1623亩,坡榜田较少。村辖湾寨、高屯、上下少寨、上下乌鸦、信团、三月三、花果山移民新区等9个自然寨,15个村民小组。
明代高屯为拨军屯田之地,清代高屯属右所,道光二十年(1841年)开创为集市贸易市场,以农历每月一、六为场期。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仙人乡,民国三十年(1941年)设高屯乡,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撤消高屯乡
传为明代屯兵之地,隶属于五开卫右所管辖。
清道光二十年(1840),设高屯农贸市场。
1951年为村,1958年设高屯公社高屯大队,1984年改高屯大队为高屯村村民委员会,2024年更名为高屯社区居民委员会。
自更名后,沿用至今。
高屯社区附近有黎平肇兴侗文化旅游景区、黎平侗乡风景区、翘街古城、肇兴侗寨、少寨红军桥、黎平古城墙等旅游景点,有黎平香禾糯、黎平茯苓、黎平侗乡油茶、黎平茶叶、侗家腌鱼、黎平“雀舌茶”等特产,有侗族琵琶歌、黎平侗族大歌、侗戏、侗族鼓楼花桥建造技艺、君琵琶、规约习俗(侗族款约)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