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肇兴村 | 隶属:肇兴镇 |
行政代码:522631111200 | 代码前6位:522631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5 | 邮政编码:557300 |
城乡分类:镇中心区 | 分类代码:121 |
车牌代码:贵H | 行政级别:村 |
侗语称白鹭为“肇”,称村落为“兴”。意为白鹭鸟栖息的地方。
2024年8月,肇兴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2024年12月,肇兴村被纳入第一批贵州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肇兴村是肇兴乡驻地,距县城68公里,总面积6.65平方公里,地处山谷,海拔410米。辖9个村民组,380户,1497人,侗族聚居。人均收入1289元。耕地面积1059亩,其中田988亩;主产水稻,油茶、油菜、大蒜;小学1所,卫生室2所。鼓楼、花桥、戏台各2座。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号称有“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美名,以原生态的旅游而闻名天下。一个以侗族、苗族两种民族聚居的地方,而肇兴则是本州的侗族文化的第一扇门,黎平县旅游核心景区。这里是侗族文化遗留最完整的地方,有象征侗族标志的鼓楼、花桥和戏台,建筑历史近百年,全村的民房都以木质结构、干烂式吊脚楼形式落成,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朴实而简单
明清两朝,肇洞先后属于福绿永从长官司和永从县管辖;民国三十年(1941年)为肇洞;1944年改为肇兴;民国时期以鼓楼为保;1950年设肇兴为乡;1958年为长风人民公社,后更名为肇兴人民公社。
肇兴的信团鼓楼、智团鼓楼为前进大队,1981年更名肇兴大队。
1984年5月肇兴人民公社改为肇兴乡后,肇兴大队改称肇兴村。
自命名以来,名称沿用至今。
肇兴村附近有黎平肇兴侗文化旅游景区、黎平侗乡风景区、翘街古城、肇兴侗寨、少寨红军桥、黎平古城墙等旅游景点,有黎平香禾糯、黎平茯苓、黎平侗乡油茶、黎平茶叶、侗家腌鱼、黎平“雀舌茶”等特产,有侗族琵琶歌、黎平侗族大歌、侗戏、侗族鼓楼花桥建造技艺、君琵琶、规约习俗(侗族款约)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