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共和村 | 隶属:龙山镇 |
行政代码:522635201201 | 代码前6位:522635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5 | 邮政编码:5576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贵H | 行政级别:村 |
共和,原以附近几个村子的苗、汉、木佬等民族世代和睦相处得名。
2024年12月,共和村被命名为贵州省第五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共和村地处龙山乡东部,面积30平方公里,东与宣威镇卡乌村、富江村接壤,南与宣威镇翁保村、龙山乡干桥村交界,西与龙山村、孟江村毗邻,北与下司镇淑里村相连。距凯麻高速公路下司站11.5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7.5公里,司辰公路穿村而过,清澈秀丽的羊昌河贯穿全村。全村耕地面积3229.5亩,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苗族占全村总人口的92%。全村辖15个自然寨,9个村民小组,居住1036户4365人,设有党支部一个,现有党员63名,有县级乡土人才5名,乡级乡土人才20名。今年上半年,全村种植西瓜860亩,种植太子参400亩,烤烟种植118亩,蓝莓种植700亩,蛋鸡养殖存栏达到10万羽,规模生猪
1953年建共和乡,1958年成立共和人民公社设共和生产大队,1984年社改乡更名共和村民委员会,2004年撤并村时撤销共江村、改江村并入共和村,沿用共和村名至今。
共和村附近有斗蓬山景区、麻江蓝莓生态旅游区、铜鼓村、桃源岛避暑山庄、摆仰村、老山河峡谷景区等旅游景点,有麻江蓝莓、麻江红蒜、麻江锌硒米、瑶族枫脂染、苗乡酸汤鱼饺、蓝浆果等特产,有苗医药(骨髓骨伤药膏)、贵州剪纸、麻江枫香印染技艺、仫佬年、麻江瑶族服饰、瑶族隔冬等民俗文化。
贵州省第五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