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李子村 | 隶属:厍东关彝族白族苗族乡 |
行政代码:520525202205 | 代码前6位:520525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7 | 邮政编码:5533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贵F | 行政级别:村 |
盛产李子的自然村。
2024年3月,贵州省司法厅、贵州省民政厅命名李子村为贵州省第七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一、概况
李子村位于纳雍县厍东关彝族白族苗族乡东部,东经105012′—105020′,北纬27000′—27006′, 境内多山,沟谷纵横,山峦叠嶂,地势北高西南低,平均海拔1385米,属典型的喀斯物地貌。总面积7.714平方公里,距乡人民政府驻地10公里,东抵白泥村,西至大坡村,南接黑沙垮村,北靠梅花村。年平均气温14.5℃, 年降雨量1132毫米,无霜期265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生产玉米、小麦、大豆、花生、洋芋(马铃薯)等,主要矿藏有石灰石等,主要养殖有牛、猪、羊等,野生植物资源主要以中草药为主的各类天然植物和微生物,中草药有天麻、杜仲、五倍子、龙胆草、金银花、柴胡、沙参、续
清康熙四年(1665年)属大定府亲辖地亲辖地仁育里,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纳雍县四区,1950年属纳雍三区厍东关乡自然村。
1958年属维新区大坡公社李子生产大队。
1984年恢复乡建制设立大坡乡李子村。
1991年撤区并乡建镇后属厍东关彝族苗族白族乡李子村。
李子村附近有总溪河风景名胜区、宣慰大田、过狮河桃源洞风景名胜区、宣慰府遗址、吊水岩风景名胜区、木空河·白龙洞风景名胜区等旅游景点,有布依族黄瓜籽、新猫场沙锅、彝族彝鞍、鸡场豆腐、苗族蜡染、纳雍姑箐贡茶等特产,有芦笙舞(滚山珠)、“划筷奠祖”苗俗、纳雍苗族服饰、芦笙舞(滚山珠)、彝族撮泰吉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