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碧痕镇 | 隶属:晴隆县 |
行政代码:522324102 | 代码前6位:522324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9 | 邮政编码:561400 |
车牌代码:贵E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97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2个行政村 |
取“碧玉无痕、净洁无瑕”之意命名。
碧痕镇地处晴隆县西南面,距县府所在地约27公里,全镇总辖区面积97多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为1.86万亩(其中,旱地面积1.18万亩,田地6830余亩),全镇辖8个行政村,66个村民组,总人口1.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有1.68万人,占镇总人口的97%),我镇人口耕地少,平均每人仅有耕地0.93亩,必须要有先进的农业技术知识和先进的生产设备,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镇资源丰富,有天然的溶洞2000多处可开发作旅游景点的有300多处,
碧痕镇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主要的几种有煤、锑、金、铜、铁等)。这些矿产资源还有待开发,我镇农户的整体生活水平偏低,据2003年统计资
2024年4月,碧痕镇入选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24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2024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碧痕镇为2024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文化旅游:
陇盛海墓位于碧痕镇碧痕村小厂组黎开红民居南侧20米。为晴隆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岩遗址位于碧痕镇新坪村团结组新坪小学东南侧300米。为晴隆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狮子头遗址位于碧痕镇碧痕村小箐脚组狮子头山。为晴隆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岩洞遗址位于碧痕镇新坪村上马场组白岩头白岩洞。为晴隆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田岩脚遗址位于碧痕镇新坪村甘河组大田岩脚。为晴隆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初时期,为安南卫必黑寨,彝族陇姓土司领地。
清朝时期,曾一度在该地设营驻兵,称必黑营,后改为碧痕营,属安仁里。
民国元年(1912年),废里建制。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3月,置碧痕乡,属第五区,区公所驻碧痕营。
民国三十年(1941年),为第三区。
1950年4月,碧痕乡属第一区。
1958年,改设碧痕管理区。
1963年,设碧痕公社,属碧痕区。
1984年,复置碧痕乡,仍隶碧痕区。
1991年,撤区并乡建
碧痕村是碧痕镇政府所在地,东邻大厂镇村,南与 东风相连,西接普晴林场村,北抵沙子镇村。国土面积37.15平方公里,辖18个村民组6660人,耕地面积9…[详细]
新坪村距碧痕镇政府所在地约3公里,东邻东风村村,南接箐口,西接新庄村,北抵碧痕村。国土面积23.71平方公里,辖19个村民组,5864人,耕地面积41…[详细]
东风村碧痕镇距政府所在地约13公里,东邻大厂镇,南与普安箥基田相连,西接新庄村,北抵新坪村。国土面积 2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965亩。辖16个村…[详细]
新庄村距碧痕镇政府所在地约14公里,东邻新坪村,南与老箐口中寨相连,西接普安县万亩茶场,北抵普安东南村。国土面积14.1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组,50…[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