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比德镇 | 隶属:水城区 |
行政代码:520221106 | 代码前6位:520221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8 | 邮政编码:553000 |
车牌代码:贵B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9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79万人 |
人口密度:约19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7个行政村 |
比德镇因镇人民政府所在地中部低凹,山形像“比”字,故得名“比底”,后因“比底”不雅,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改为“比德”。
比德乡位于水城县东部,距县城50公里,平均海拔1516米,东与纳雍百兴镇隔河相对,南与化乐乡接壤,西与陡箐、董地两乡相连,北与纳雍县阳长镇毗邻。全乡总面积9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930亩,荒山荒坡30700亩,宜林面积33400亩,宜枚面积21560亩。地势西高东低,境内高山峡谷,四面群山环绕,矿藏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分布于水库地、初脚、比德、青山、牛场等村,储藏量约4亿吨左右;锰矿分布立火中心,有家寨、沙沟等村,硅分布红旗、市拱、拉坝两村。比德素有“煤都”之称,煤炭产业是比德乡经济发展支柱产业。
境内气候温和,四李分明,无霜期217一263天,光照率43%,年降
2024年11月,比德镇上榜2025年度六盘水市市级文明乡镇名单。
2024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比德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建比德乡。
1953年4月,建比德区。
1958年8月,实行政社合一,比德区与滥坝区合并为尖山公社。
1961年7月,建比德区和比德公社。
1983年4月,比德公社改比德乡。
1992年5月,由比德乡、立火乡、牛场乡合并为比德苗族彝族乡。
2024年,撤销比德苗族彝族乡,设立比德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寓意该地区人民生活,容易幸福,故而得名。…[详细]
比德村位于比德乡政府东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1000米,东与齐心村相接,南与水库村和大寨村接壤,西与黄草村比邻。全村所辖15个村民组,1068户,463…[详细]
大寨村位于比德乡政府东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500米,东与纳雍阳长镇海座相接,南与比德村、齐心村接壤,西北与水库村比邻。全村所辖17个村民组,1253户…[详细]
齐心村位于比德乡政府的东南部,村委会所在地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东与纳雍县署光乡隔河相望。南与化乐乡茅草坪和滑石村相邻,西与本乡比德村接壤。北与本乡大…[详细]
黄草村位于比德乡西南面,距乡镇府3公里,东邻比德村,南接水库村,西接中心村,北接陡箐乡,总面积17.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20亩,辖17个村民组,…[详细]
水库村所辖19个村民组,1715户,6175人,面积12.29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640亩,其中旱地1260亩,水田150亩,人均耕地0.33亩,人…[详细]
中心村位于比德乡西部,与乡政府相距5公里,东邻水库村,西邻布拱村,南与纳雍阳长接壤,北与黄草村毗邻。全村部面积16.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16.2…[详细]
布拱村位于比德乡西部,东至纳雍县“三,三五六”工程林地,南至比德乡中心村,西至董地乡明星村,北至纳雍县新房乡三岔河村河界,水毕公路贯穿全村, 交通极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