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岩村 | 隶属:花秋镇 |
行政代码:520322107221 | 代码前6位:520322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2 | 邮政编码:5632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贵C | 行政级别:村 |
因该村由大水井村与岩脚村合并而成,故取两村首字命名为大岩村。
大岩村,总人口:2614人,农业人口:2614人,耕地面积:1615亩,下辖5个村名组,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畜牧业。
--人口总数:2614人 农业人口:2614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1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大岩村与岔水村、花秋社区、兴河村、克勤村、新田村、天生桥社区、石关社区、石步村、青山村、木堰村、龙井沟村、李坪村、乐境村相邻。
1950年大水井村和岩脚村隶属六区,驻花秋坝。
1955年,改各区数序称谓,冠以区驻地地名,六区改称花桥区。
1956年合并冯大、岔水两个乡为岔水乡,驻地龙塘。
1958年公社化后,岔水乡与石关乡合并建火箭人民公社,同年改为石关管理区,大水井村建立五星大队,后因地名普查重名更名为大水井大队。
岩脚村建立高潮大队,后因地名普查重名更名为岩脚大队。
1963年,岔水乡从石关管理区分出,建岔水公社,隶属花秋区,驻
大岩村附近有水银河大峡谷旅游景区、古夜郎漂流、桐梓小西湖、九坝镇上天池旅游景区、圆满贯景区、木瓜水银河等旅游景点,有桐梓黄牛、桐梓蜂蜜、桐梓方竹笋、桐梓魔芋、桐梓大芸豆、太白李子等特产,有高腔大山歌、桐梓苗族服饰、旺草竹编技艺、酿醋技艺(赤水晒醋制作)、仡佬族婚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