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五里岗街道 | 隶属:威宁县 |
行政代码:520526002 | 代码前6位:520526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7 | 邮政编码:553100 |
车牌代码:贵F | 行政级别:街道 |
人口数量:约4.51万人 | |
下辖地区:7个社区 |
清道光《大定府志》写作“五冈”,民国《威宁县志》写作“五里冈”,即城北五里之山冈,形成地名后泛指毛家山以北大片区域,2024年规划建设五里岗工业园区。(该段引自马勋建《威宁县乡镇(街道)名称来源考》)。
五里岗街道刚成立时辖11个村,析置开华、雄山街道后,管辖区域缩小为五里岗社区、梨坪社区、棒木社区、磨石塘社区、燎原社区。
2024年从草海镇析置五里岗街道。
2024年从五里岗析置雄山、开华2街道。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据传清朝时期,以威宁县城为中心往北五公里的地方,有人一个乐善好施的好心人,在路边放了一口盛水的“缸”,专为方便过往的行人歇息喝水,因当地读音“缸”与“…[详细]
燎原村村民委员会,总人口3853人,其中农业人口3823人,非农业人口30人,行政区面积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80亩,主要民族以汉族为主,还居住…[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此地坪子较大,耕犁起来不废力,故而叫犁坪,后将犁坪改为梨平。…[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此地原有一棵比较大的帮木树,故得名棒木大队,现今社区沿用此名。…[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该地有山塘,塘内有磨刀石,故而得名。磨石塘社区居民委员会成立于2024年12月。自得名以来一直沿用此名称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2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阳光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在阳光大道旁,故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02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朝阳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在海边街道下坝社区朝阳组(行政区划调整时已划归五里岗街道管辖)故得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