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沧浪社区 | 隶属:浞水镇 |
行政代码:520326106001 | 代码前6位:520326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2 | 邮政编码:564300 |
城乡分类:镇中心区 | 分类代码:121 |
车牌代码:贵C | 行政级别:社区 |
乾隆年间将濯水(今沧浪)辟为乡场,辟场时发现场口有古拱桥,碑名“沧浪桥”碑石已坠落在河里,《楚辞·渔父篇》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樱;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故而得名。
沧浪村位于浞水镇所在地,东与长江村交界,南与石笋村接界,西与河坝村毗邻。历史以来,浞水集镇商贸发达,在清朝乾隆年间,江西、湖广、四川三大会馆坐落于此。现集镇功能较为齐全,服务业发展迅猛,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发展强劲,各种客运车辆已达50多辆,各种货物营运车辆已达100多辆,住宿餐饮点共33家,信息、金融和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增长,个体工商户发展达到230户,私营企业5家,分别为:浞水镇牛肉干加工厂、何文建米粉加工厂、塑料颗粒加工厂、飞杨红砖厂、草纸加工厂。水泥砖加工厂5间。有白虎山砂石厂、苏麻弯砂石厂2个非煤矿山。全村国土面积19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组,分别是
1951年属第六区濯水乡。
1953年属濯水区濯水乡。
1958年属濯水人民公社濯水管理区裕民生产队。
1961年属濯水区濯水公社裕民生产大队。
1984年属濯水区濯水乡裕民村,设立裕民村民委员会。
1992年属濯水镇濯水管理区裕民村,保留裕民村民委员会。
2003年属濯水镇,”撤区并村“经务川自治县人民政府批准,由原裕民、阳山、建新、五一4个自然村合并,组建沧浪村,设立沧浪村民委员会。
2010年濯水更名为浞
沧浪社区附近有务川仡佬之源景区、务川自治县龙潭村、务川洪渡河景区、烟礅烽火台遗址、罗峰书院、瓮溪桥等旅游景点,有务川灰豆腐、务川蜂蜜、务川白山羊、黔北黑猪、务川银杏、务川百合粉等特产,有高台舞狮、仡佬族婚俗、仡佬族宝王祭拜、旺草竹编技艺、酿醋技艺(赤水晒醋制作)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