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镇南社区 | 隶属:镇南镇 |
行政代码:520326104001 | 代码前6位:520326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2 | 邮政编码:564300 |
城乡分类:镇中心区 | 分类代码:121 |
车牌代码:贵C | 行政级别:社区 |
该地是务川、凤冈、德江、印江等地去四川武隆江口运盐的必经之道。岩门河由此流过,水深流急,致使交通极为不便。一位川人名李镇南的盐商,出资修建一座风雨桥,为此,盐商、力人、河两岸群众畅通无阻,十分感激李镇南,故把桥梁取名为“镇南桥”,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设乡场,将地名定为镇南沿用至今。
一、地理位置
镇南镇镇南社区地处县城南面,位于镇南集镇,东、南与同心居相连,北、西与镇南居接壤,离县城公路20公里,与政府相隔0.2公里。
二、地形地貌
全居总耕地面积1515亩,其中田810亩,土705亩,整个地形呈四边形,地势较低且平坦,是我们镇人居最密的地方,有对称相应的老新街,绿化很好,空气清新,有饭庄、农家乐、书店、旅社、休息娱乐场所等。
三、气候气象
我居属亚热带北缘湿润季风气候区。总的特征是: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宜人。冬季长,春秋短,年平均气温17.4℃左右,年总积温47800,全年光照时数平均为145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230.7m
1951年属镇南区镇南乡。
1958年属镇南人民镇镇南管理区红光大队。
1961年属镇南区镇南公社。
1984年属镇南区镇南乡镇南村。
1992年撤并建,属镇南镇镇南管理区镇南村,设镇南村民委员会。
2003年撤区并村,将原为镇南管理区的镇南、桐堡、红卫、红岩4个村合并镇南村,属镇南镇,设立镇南村民委员会。
2024年村改居,调整为镇南社区和镇南村,设立镇南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
镇南社区附近有务川仡佬之源景区、务川自治县龙潭村、务川洪渡河景区、烟礅烽火台遗址、罗峰书院、瓮溪桥等旅游景点,有务川灰豆腐、务川蜂蜜、务川白山羊、黔北黑猪、务川银杏、务川百合粉等特产,有高台舞狮、仡佬族婚俗、仡佬族宝王祭拜、旺草竹编技艺、酿醋技艺(赤水晒醋制作)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