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都堡村 | 隶属:六屯镇 |
行政代码:520123104201 | 代码前6位:520123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1 | 邮政编码:550200 |
城乡分类:镇中心区 | 分类代码:121 |
车牌代码:贵A | 行政级别:村 |
由历史地名疙蔸堡演变而来。史上称格都堡,又名疙蔸堡。民国初建贵州前卫,民国末在边境建军,以卫领白户所为单位,每所置一屯堡,以防吐司肇事。进义校尉何济川,因功封百户,驻守贵州卫,在洪边十二马头与贵竹长官司接壤的疙蔸地方筑堡屯兵。
2024年8月,都堡村被命名为贵阳市第四批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2024年10月,农业农村部认定都堡村为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猕猴桃)。
都堡村位于六屯乡政府驻地,东连长田村,南接高峰村,西抵新埔村,北邻星中村。占地9平方公里。属低山丘陵盆地区,西南高东北低,一般海拔在1300米至1400米之间。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即即:中心组、格六组、大塘组、水口组、九龙组、尖峰组(1)、塘坎组(1)、大林组、榜上组、石灰窖组、尖峰组(2)、尖峰组(3)、塘坎组(2)。有8个自然村寨,538户2497人,其中少数民族20人。村民委员会设在村中心组。村境有旱地1700亩,水田1850亩,有林地4639亩,可开发的非耕地近1000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豆类。经济作物有烤烟、叶子烟等。村有金银花、金乔梅、小叶黄、板蓝根等中药材。
元代属贵州等处蛮夷长官司,明代属新贵县北上里。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属贵筑县北上里。
民国4年划入修文县,属东区六保。
民国21年,区以下废保建制,置乡(镇),属第三区(原东区)都堡乡。
民国24年,废乡(镇),置联保乡,属清定联保。
民国31年,推行新县制,撤销区和联保,复置乡(镇),属沿河乡。
民国36年沿河乡改为桃源乡。
1949年解放后,属修文县扎佐区桃源乡。
1952年,属六屯乡。
1958年,
都堡村附近有中国阳明文化园、贵阳森林野生动物园、桃源河峡谷生态旅游区、六广河大峡谷(六广河名胜风景区)、修文蜈蚣桥、修文阳明洞等旅游景点,有修文猕猴桃、梵净山紫袍玉带石雕、夺夺粉、泡椒板筋、香油龙凤腿、修文金秋梨等特产,有花溪苗绣、竹贴画、楠木渡花灯、平堡花灯、苗族斗牛会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