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松烟村 | 隶属:松烟镇 |
行政代码:520329107200 | 代码前6位:520329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2 | 邮政编码:564400 |
城乡分类:镇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22 |
车牌代码:贵C | 行政级别:村 |
据传说,松烟原名争烟铺,这里有几个小山包,周围低洼,中间凸起,住有十多家茅房店铺,居住在周围的人们定期到这里约会赶场,交换农产品。相传若干年前,发生灾荒,物价猛涨,草烟昂贵,当地豪绅恶霸趁火打劫,乘势对农民进行残酷压榨,民不聊生,有天两个农民在场上争购丝烟,发生争吵,引起斗殴打死了人,所以人们就此称为“争烟铺”。那时街市周围松柏林立,四季常青,农民群众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斗争如苍松挺立,坚忍不拔,从而改叫松烟铺。
松烟村位于余庆县北部,松烟镇南部,湄潭、凤冈、余庆三县交界的松烟集镇上,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村两个农村社区,29个村民组,1152户4382人,其中党员95人。2009年被评定为“信用村”。全村以种地为主,陆地面积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939.81亩,其中田3798.81亩,土2136.9亩。主要经济来源是粮食、烤烟和畜牧业,其中常年烤烟种植面积达4590亩,其次以中药材、蔬菜种植为辅助产业支撑农村经济。
松烟村与友礼村、大松村、中乐村、二龙村、觉林村、松烟社区、新台村相邻。
2024年3月,司法部、民政部表彰松烟村为第六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2024年2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松烟村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民国时期松烟铺设镇,辖2个保。
解放初期2保改为村。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以区为社,松烟改为管理区。
1962年松烟管理区和三合管理区合并为松烟公社。
1984年撤消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时,成立松烟镇,下辖5个村。
1992年〕凡⒔ā笔保厣?镇1乡,松烟区改为松烟镇,原松烟镇改为松烟管理区。
2001年撤区并村时,撤销松烟管理区,将中心、下堰、梨树、堡台4村合并为松烟村,属松烟镇管辖至今。
松烟村附近有飞龙寨景区、余庆坊·河滨旅游景区、第三地生态园、敖溪土司古镇、余庆红渡景区、飞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等旅游景点,有余庆苦丁茶、遵义烤烟、乌江豆腐鱼、灌粑、余庆红金橘、红油炸糕等特产,有矮人舞、黔北打闹歌、余庆龙灯、旺草竹编技艺、酿醋技艺(赤水晒醋制作)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