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挽澜镇 | 隶属:贞丰县 |
行政代码:522325109 | 代码前6位:522325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9 | 邮政编码:562200 |
车牌代码:贵E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91.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04万人 |
人口密度:约11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7个行政村 |
布依族语称“把兰”,汉语译“板栏”。该村有坝木河常因山洪暴发狂澜成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得以治理。1953年建乡,取力挽狂澜之意,将“板栏”取名“挽澜”得名。
挽澜乡位于贞丰县城西南部,黔西南州龙头大山东麓,距县城约12公里,是一个汉、布依、苗多民族聚居乡,政府驻地在坝木村,国土面积9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万亩,荒地面积9.87万亩,林地2.94万亩,草地2.14万亩,岩溶面积6150亩),全乡辖12个行政村,65个村民组,有3510余户,1.58万人。2003年财政收入1000余万元,人均占有粮480公斤,人均纯收入1490元。
挽澜乡位于地球东径105°29′—105°36′,北纬25°21′—25°25′之间,属东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降水1293.2毫米,年均气温17.3℃,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
清宣统三年(1911年)前,属贞丰州上江三甲那山亭,下辖把兰上、把兰中、把兰下三个半亭及坝木、纳坎2寨。
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贞丰县第一区(琅谷),置板兰镇。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仍隶贞丰县第一区,置花碗窑联保。
民国三十年(1941年),设时范乡。
1950年5月,改名板兰乡。
1953年7月,属第五区(连环),改名挽澜乡。
1956年12月,属连环区,乡名不变。
1958年12月,属兴仁县贞
一、基本情况: 挽澜村位于挽澜乡政府驻地,辖原者岩村上寨、下寨、纳汉、老场坝、坝木村一组、二组、给猫、巧益、坡齐村董龙组、板耐村小河沟组共10个…[详细]
纳坎村辖龙里、上田坝、下田坝、围寨、上纳坎、下纳坎、仓边、南龙丈、龙广、许妹窑、牛场坡共11个组,670户,2986人,居住着布依族、苗族、汉族三种民…[详细]
拥跃村位于挽澜乡西北部,距挽澜乡政府驻地1公里,西面接壤龙场镇坡柳村,北连东山山脉,南与纳坎村相邻,东接挽澜村,全村共辖马坝、纳绕、龙了齐一组、龙了齐…[详细]
一、基本情况 板光村辖原板光村板光一组、板光二组、拉罗、吊嘴、纳凹村纳勇组、长田组、坡荒组共7个组,519户,2629人,居住着布依族、苗族、汉族…[详细]
窑上村位于挽澜乡南部,距挽澜乡政府驻地5公里,地处龙头大山山脉。窑上村(居)辖缸窑、上窑、下窑、对门窑、杜家沟、大坪共5个组,753户,2882人,居…[详细]
一、基本情况 者塘村:辖干龙洞、马安田、黄泥堡、马场(原名下坎)、哪拉河、黄坪寨上组、黄坪寨中组、黄坪寨下组、龙打箐共9个组,387户,1699人…[详细]
一、基本情况 店子村辖原店子村坡糯、纳核、店子、大寨、红稗坝村托田、小寨、弯子、白沙洞、螃海、龙家弯、槽子、红稗坝共12个组,413户,1884…[详细]
兴农村位于挽澜乡中部,距挽澜乡政府驻地4公里,国土面积1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53亩,荒山1.36万亩,林地面积1245亩);辖6个村民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