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冯坡镇 | 隶属:文昌市 |
行政代码:469005113 | 代码前6位:469005 |
行政区域:海南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98 | 邮政编码:571300 |
车牌代码:琼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0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13万人 |
人口密度:约10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冯坡墟,传说清代,最先由冯淑岗先生在此地建屋定居,称冯屋坡,也称冯家坡,后来为了方便记忆而简称冯坡。
冯坡镇位于文昌市北部,总面积105平方公里,东面临海,海岸线长8公里,南、北、西三面分别与翁田镇、锦山镇、抱罗镇接壤,全镇有2个墟,11个村(居)委会,76个自然村,126个经济社,总人口约1.3万人,华侨2.3万多人。是文昌市极具发展潜力的乡镇之一。
1、土地资源。该镇共有耕地32393万亩,坡地12240万亩,沿海沙地32000亩。适宜种植水稻、花生、果瓜菜,热带经济作物和高低位池海水养殖等。有可用于成片(100亩以上)开发种植的耕地和坡地不少于18块,干亩以上田洋有4个,著名的白茅洋就在其境内。有可用于淡水养殖的低洼田和沼泽地10000亩,100亩以上的有20块,现已开发3000亩
文化旅游:
许谟墓位于冯坡镇白山村委会岛东林场五龙作业区东南50米处,年代为宋代。为文昌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符瑞华(1905-1942),原名符气就,字聘三,男,系海南省文昌县冯凤镇蔚山村人。一九零六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自小潜心苦读,勤奋攻书,学业精萃。一九二四年考入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读书,青年
韩显卿墓位于文昌市冯坡镇,时代为南宋。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墓葬为中心点,向东延伸33米,向西延伸14米,向南延伸15.21米,向北延伸17.11米所形成的范围,面积1536.4
许模墓位于文昌市冯坡镇,时代为宋。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墓葬为中心点,向东延伸10.65米,向西延伸22.81米,向南延伸13米,向北延伸31.57米所形成的范围,面积163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冯凤乡。
1951年,为文昌县第七区(即翁田区)、八区(抱罗区)、十区(锦山区)。
1957年,撤区并乡分属翁田、抱罗、锦山乡。
1983年,改为冯坡区。
1986年,建镇。
社区居委会位于冯坡镇墟,辖区总面积247亩。总人口1301人,480户。党支部共有党员37名,居委会干部4人,其中支委4人,居委3人。农民的收入主要是…[详细]
冯坡村委会毗邻镇墟,交通便利,辖区总面积3298亩。下辖7个村民小组,分别是冯坡一队、冯坡二队、老田洋南、老南洋东、福塘、新室、下村仔,总人口775人…[详细]
合坡村委会位于冯坡镇西北面,距镇墟约1公里,交通便利,辖区总面积6519亩。下辖12个村民小组,分别是文堆东、文堆南、文堆中、文堆西、合坡东、合坡西、…[详细]
白茅村委会位于冯坡镇西面,距镇墟3公里,交通便利,辖区总面积3455亩。下辖5个村民小组,分别是泰坡、白茅东、白茅南、白茅二、白茅三,总人口629人,…[详细]
下宅村委会位于冯坡镇西南面,距镇墟0.5公里,交通便利,辖区总面积12061亩。下辖14个村民小组,分别是下宅东、下宅中、下宅西、东湖一、东湖二、鹿户…[详细]
里美村委会位于冯坡镇西南面,距镇墟3公里,交通便利,辖区总面积16162亩。下辖19个村民小组,分别是上坡头、下坡头、南郁、金盘、文山东、文山南、虎山…[详细]
贝山村委会位于冯坡镇西北面,距镇墟3.5公里,交通便利,辖区总面积6572亩。下辖9个村民小组,分别是乐大一、乐大二、栽山东、栽山西、贝山东、贝山西、…[详细]
蛟龙村委会位于冯坡镇东面,距镇墟0.5公里,交通便利,辖区总面积15839亩。下辖10个村民小组,分别是宝坡一、宝坡二、宝坡三、大蛟龙、蛟龙田一、蛟龙…[详细]
昌里村委会位于冯坡镇西南面,距镇墟7公里,交通便利,辖区总面积18626亩。下辖11个村民小组,分别是治坡、昌里东、昌里西、湖淡一、湖淡二、山崛南、山…[详细]
白沙村委会位于冯坡镇北面,毗邻镇墟,交通便利,辖区总面积5598亩。下辖14个村民小组,分别是有上坡、上白沙、敢斗坡、白沙东、白沙西、白沙北、青蓝坡上…[详细]
凤尾村委会位于冯坡镇南面,是进入冯坡镇的南大门,距镇墟12公里,交通便利,辖区总面积24495亩。下辖22个村民小组,分别是香山东、香山南、香山北、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