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市大村乡

地名:大村乡隶属南宫市
行政代码:130581200代码前6位:130581
行政区域:河北省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长途区号:0319 邮政编码:054000
车牌代码:冀E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约58.7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23万人
人口密度:约210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5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据传,此村原居刘氏,曾建有玉皇庙一座。明洪武四年(1371).周姓从山东迁来,居庙东近一里处,赵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居庙西近一里处,后形成一面积较大的村落,故名大村。

基本介绍:

大村乡位于南宫市最西部西沙河流域,土地脊薄,有沙破土地面积2万亩,极具沙荒生态治理开发价值。2000年该乡种植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立足本乡优势,抓出了自身的特色。一是他们多方筹措资金改善水利条件,积极培育花生、红薯、枣树及棉花种植,形成了花生1.5万亩,红薯、棉花各1万亩、枣树1000亩的生产规模。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养殖业。充分利用丰富的秸秆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养牛、养羊等,牛羊存栏达2万余头(只)。三是以科技为依托,大搞技术培训。2000年进行各类技术培训30多次,参加人员2000多人,群众的科技意识进一步提高。棉花优种率首次达到了100%,花生、红薯优种率达到了50%。

+查看详细大村乡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2月,大村乡入选邢台市2018—2024年度市级文明村镇名单。

历史沿革:

1953年7月始建大村乡,辖大村、北冯家、前魏村、邢家庄、杜家庄;1956年9月并乡,辖大村、北冯家、前魏村、邢家庄、杜家庄、花盆村、李村、北孟村、南王庄;1958年9月并入苏村人民公社;1959年春建大村管理区,辖北冯家、南冯家、杜家庄、李村、花盆村、北孟村、后水牛屯、前水牛屯、车坊;1961年4月改建为大村人民公社;1984年3月复建大村乡;1996年独水张家庄乡并入至今。

内丘扁鹊庙
大村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据传,此村原居刘氏,曾建有玉皇庙一座。明洪武四年(1371).周姓从山东迁来,居庙东近一里处,赵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居庙西近一里处,后形成一面积较大的…[详细]

小村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永乐二年(1404),宋君章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村小人少,村西面靠近大村,故名小村。…[详细]

车坊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原来此村房屋均面向村里,如车辋,故名车辋。清代发展成集镇,名车辋镇。民国时期,更名车坊。…[详细]

北冯家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该村冯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四年(1371),冯恩延、冯志成二人从山东青州府昌乐白马村牛市大街大椿树胡同迁来,分别在此地居住,此村居北,遂名北冯家。…[详细]

邢家庄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明永乐二年(1404),邢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以姓氏取名邢家庄。…[详细]

花盆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永乐二年(1404),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吉、李、王三姓在此定居,后因几家农户烧制花盆闻名乡里,村即名花盆。…[详细]

大道李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李氏祖居于此,因靠南宫至高邑的大道,故名大道李村。清代以后简称李村。1981年地名普查时,为避重名,复名大道李村。明嘉靖《南宫县志》记载:明初此地曾立…[详细]

小王庄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永乐二年(1404),王某一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渐成村落,取名王家庄。为区别重名村,解放后改名南王庄.1961年又改名小王庄。…[详细]

北孟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永乐二年(1404),孟姓两户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取名孟村。后因村南有一重名村,此村遂改名北孟村。1966年地震时,村庄大部房屋倒塌,村民在政府帮…[详细]

杜家庄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移民杜氏到此定居,取名杜家庄。清咸丰三年(1853),杜姓所立奶奶庙石碑铭文可为佐证。今杜姓已绝。…[详细]

南冯家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家谱记载:明洪武四年(1371),冯志成、冯恩延二人从山东青州府昌乐县白马村牛市大街大椿树胡同迁来,分别在此地南、北两处建村,此村居南,取名南冯家。…[详细]

后水牛屯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原名胡王二庄,因居胡、王二姓而得名。明洪武四年(1371),秦世千、秦世万兄弟俩从山西洪洞县老鸹窝迁来,居此村西南沙丘处。后因风沙难挡,搬进村内。…[详细]

前水牛屯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原与后水牛屯是一个村(村名由来见后水牛屯),民国期间分为两个村,此村居南,故名前水牛屯。…[详细]

独水张家庄一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此处原居卢、黄、苏三姓。明永乐二年(1404),张四明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渐成村落,取名张家庄。因此地水浅且苦涩,俗称苦水张家庄。后居民多在村…[详细]

独水张家庄二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此处原居卢、黄、苏三姓。明永乐二年(1404),张四明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渐成村落,取名张家庄。因此地水浅且苦涩,俗称苦水张家庄。后居民多在村…[详细]

独水张家庄三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此处原居卢、黄、苏三姓。明永乐二年(1404),张四明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渐成村落,取名张家庄。因此地水浅且苦涩,俗称苦水张家庄。后居民多在村…[详细]

白家庄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该村原名东阳堡。明永乐十六年(1418),白明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后白氏人口繁衍,户众人多,改名白家庄。…[详细]

后魏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中期,魏村(今前魏村址)数户魏姓北移至今址建村,取名后魏村。…[详细]

前魏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永乐二年(1404),魏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取名魏村。后有几户移至村东北,自立村庄,此村遂名前魏村。…[详细]

康家庄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永乐二年(1404),康姓兄弟俩从山西洪洞县迁于此处定居,取名康家庄,沿用至今。…[详细]

董村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名原为南董村,为董氏世居之地。明永乐三年(1405),李仁美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村名仍沿旧称。1961年后简称董村。…[详细]

靳家寨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此村与果照村原为一个村,名靳果照村,明初分为两个村,此村多居靳.姓,故名靳家寨。…[详细]

果照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和靳家寨原为一个村,名靳果照村。明初分为两个村,此村名果照村。据传,村东原有一片果林,日光穿过果林而照村庄,故取名果照村。清道光年间(1821~1…[详细]

许张家庄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该村与许家庄原为一个村,统称许张庄,清代张姓大部迁出另立村庄,以姓氏取名张家庄。民国时改称小张家庄。1981年地名普查时,为避重名,复名许张家庄…[详细]

许家庄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与许张家庄原为一个村,以姓氏取名许张家庄。清代张姓大部西迁另立村庄。余者许姓居多,故称许家庄。该村少部分户属新河县,大部分户属南宫市。…[详细]

以下地名与大村乡面积相当:
到大村乡必去著名景点
大村乡相关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