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石桥乡 | 隶属:清苑区 |
行政代码:130608202 | 代码前6位:130608 |
行政区域:河北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12 | 邮政编码:071000 |
车牌代码:冀F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64.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1万人 |
人口密度:约63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
据查,元朝年间此地系交通要道,金线河上建有石桥多座。山西移民迁此建村三个,分别以附近石桥方位,取村名东石桥、西石桥、北石桥。石桥乡因政府驻地西石桥得名。
石桥乡位于清苑县东北,距清苑县城7.8公里,紧靠保定市郊,距保定市区3公里。全乡总面积64.9平方公里,总人口40796人,10402户,耕地60825亩,人均纯收入3454元。该乡所辖行政村13个,包括仙人桥、平陵、北石桥、东石桥、西石桥、南侯、黄陀、纳贤、张村、百中、胡指挥、申庄、高庄。全乡的地理、农业、工业、文卫情况都比较优越,适合企业投资发展。
1、地理情况。保沧高速公路(在建中)和京石高速公路及高保公路横穿石桥乡境内,保定南货场距我乡3公里,高速公路下站口距我乡仅1公里,交通便利。石桥乡境内有“四河、两沟、两干渠”,即:唐河、金线河、府河、清水河、黄花沟、保市南沟、平陵南北干渠。
1953年建石桥、黄陀、平陵乡。
1958年10月改称石桥人民公社。
1961年5月改建成小型石桥人民公社。
1984年5月改建为石桥乡。
1996年1月,张村乡并入。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建村于黄土高坡上,便取村名黄土坡,后改为黄土坨,简称黄坨,后谐音改写为黄陀。…[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此村建于居西石桥,故取村名西石桥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此村建于居东石桥,故取村名东石桥。建国初期沿袭村公所建制,属石桥乡管辖;1957年2月16日,刘少奇到此视察;1957年7月乡镇合并后,属赵庄乡管辖…[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此村建于居北石桥,故取村名北石桥。建国初期沿袭村公所建制,属石桥乡管辖;1957年7月乡镇合并后,属赵庄乡管辖;1958年8月建公社后,村公所改称生…[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此地系宋太祖赵匡胤高、曾、祖三陵所在地。因宋陵年久失修,日渐平没,故借此取村名平陵。然《清苑县志》记载:宋三陵在御城西北。2008年在东安出土宋…[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此地河上有一石桥,桥头有一古庙,庙旁有一古柳,后古柳成仙,化身四处周游为民治病。宋朝有移民迁居此地后,借此美好传说,取村名仙人桥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立村人为“申”姓,取村名申庄。建国初期沿袭村公所建制,属申庄乡管辖;1957年7月乡镇合并后,属黄陀乡管辖;1958年8月建公社后,村公所改称生产大…[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立村人为“高”姓,取村名高庄。1981年地名普查时,为区别县内重名村庄,据其相对同名村庄方位(居南),改名为南高庄。…[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以安居乐业为意取名安庄。明朝时期,都指挥使胡大海曾在此地落脚歇马,借此改庄名为胡指挥。…[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有一侯王曾戍边驻此,遂借此取庄名侯村。后因北部有一侯村,为相区别,即改称南侯村,简称南侯。…[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沿用原籍名称,冠以小字,取名小张村。1961年,去小字改称张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唐河之南,曾取名南林水。明朝嘉靖年间,因此地古墓甚多,遂借此改名百冢。据清同治十二年续修的《清苑县志》记载:宋将军刘惟德墓在之北;宋御史大夫刘文…[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朝中有一名官员姚琪退隐此地。姚琪事母至孝,光武帝刘秀知道其贤,屡次召姚出仕,姚均以尽孝为由不去居官。村人借此取庄名为孝母庄,后又借皇帝招贤纳士的故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