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前南峪村 | 隶属:浆水镇 |
行政代码:130503111251 | 代码前6位:130503 |
行政区域:河北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19 | 邮政编码:054000 |
城乡分类:镇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22 |
车牌代码:冀E | 行政级别:村 |
2024年11月,前南峪村被确定为河北省第一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特色村镇。
2024年10月,前南峪村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
2024年8月,农业农村部推介前南峪村为2024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2024年5月,河北省政府公布第五批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前南峪村入选。
2024年9月,前南峪村被认定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2024年2月,前南峪村入选邢台市2018—2024年度市级文明村镇名单。
2024年8月,前南峪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2024年12月,前南峪村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2024年9月,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前南峪村2024年度“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
前南峪村位于邢台市信都区西部60公里的太行深山区,是“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全村476户,1461人,党员103名,耕地746亩,宜林山场8300亩,人均6分田,7亩山。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前南峪村继承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从植树造林、治山治水开始,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由荒变绿、由绿变富、由富变美的“太行山道路”。经过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全村32座山头、10条大沟、72条支沟8000多亩山场,全部披上了绿装,形成“林材头、干果腰、水果脚、米粮川、林果山”的生态模式。目前,前南峪村大力培育观光休闲特色农业,做大旅游产业,成为“全国百家农业生态示范点”,仅果品一项年人均收入就达到6800元。
文化旅游:
抗大总校旧址位于公园内前南峪村中,全称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该校创建于1936年5月,原名为红军大学,后改名。1940年11月从山西黎城迁到浆水川,校部设在前南峪,政治部在浆水,供给处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创建于抗日战争爆发前期,担负着为中国革命培养大批优秀军政干部的光荣使命。初创于陕北,后随形势发展辗转敌后办学,1940年11月4日抗大总校进驻河北邢台县浆
前南峪村附近有抗大总校旧址、抗大陈列馆、德龙钢铁文化园、前南峪生态旅游区、邢台天梯山、邢台峡谷群等旅游景点,有枣仁、塌菇菜烧豆腐、河北大尾寒羊、河北血杞、清河山楂等特产,有徘徊“扇鼓腔”、古顺酒酿造技艺、邢台县长信排鼓、四股弦、邢台梅花拳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