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巴彦查干乡 | 隶属:杜蒙县 |
行政代码:230624204 | 代码前6位:230624 |
行政区域:黑龙江省 | 地理分区:东北地区 |
长途区号:0459 | 邮政编码:163000 |
车牌代码:黑E | 行政级别:乡 |
人口数量:约1.19万人 | |
下辖地区:7个行政村 |
源于驻地巴彦查干屯得名。1956年命名巴彦查干乡。蒙古语“富裕、富饶、洁白、圣洁”之意。
位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西南部,距县城76公里,处于两省三市交汇点,紧邻林肇公路,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全乡幅员面积69万亩,这里土地肥沃,自然环境优美,是我省西部有名的“鱼米之乡”又是具有蒙古民族文化特色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该乡西临嫩江、东临敖林西伯,北临胡吉吐莫、南临他拉哈。东侧林肇公路连接林甸、泰康、两肇地区,是大庆市域交通体系的重要干线,也是我省西部与吉林省松源市相联系的交通枢纽,为巴彦查干乡的产品运输和旅游业开发提供较好的交通基础。乡域由嫩江沿岸的低平地湖泡、盐碱低地构成草原地貌,地势由北向南有倾斜高度在159.9_120米之间,局部呈低丘陵地貌,乡域全境地势平坦,泡泽河渠纵横,有着丰富
2024年6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巴彦查干乡2012—2024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巴彦查干屯,原名“王府”,为杜尔伯特旗扎萨克府所在地。
清初,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于今太和村设“多耐站",为茂兴至黑龙江城驿站之ー。
清末,王府屯有居民数十户,属第七努图克辖区。
中华民国成立后,属第人族辖区。
东北沦陷后,设王府保。
“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8月,设置王府努图克。
1947年1月,设置王府区,1948年7月改为第八区,1949年11月又改为第七区。
1955年5月,始改胜利区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朝尔村是黑龙江大庆市杜蒙县巴彦查干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巴彦他拉村是黑龙江大庆市杜蒙县巴彦查干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永珍王府新村是黑龙江大庆市杜蒙县巴彦查干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和南村是黑龙江大庆市杜蒙县巴彦查干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和平村是黑龙江大庆市杜蒙县巴彦查干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庙村是黑龙江大庆市杜蒙县巴彦查干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太和村是黑龙江大庆市杜蒙县巴彦查干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巴哈西伯绿豆是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特产,粒大饱满,色泽纯正,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维生素B2、叶酸、胡罗卜素、矿物质钙、磷、铁等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主要为球蛋白,绿豆磷脂中含有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