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寨豁乡

地名:寨豁乡隶属博爱县
行政代码:410822200代码前6位:410822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91 邮政编码:454100
车牌代码:豫H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约148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5600人
人口密度:约38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4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明代,山上有古寨,寨下豁口处开有店铺,取名寨豁店,后称寨豁。

基本介绍:

寨豁乡位于博爱县北部的太行山南麓,著名的国家5A级风景区青天河位于该乡境内。全乡总面积148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人口1.3万。该乡北与山西省接壤,S237大练线是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南距豫北最大的编组站——月山火车站仅3.5公里;东接焦作市工业集聚区;西邻丹河峡谷,与沁阳市隔河相望。

寨豁乡地域广阔,文化底蕴浓厚,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该乡在“一体三化”战略思想指导下,狠抓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旅游业,注重农业结构调整。目前,进驻工业园区的亿元项目已达10个;已发展形成了小底樱桃、玄坛庙冬桃、寨豁晚秋黄梨、汉高城薄皮核桃、东仲水苹果等5个林果种植园区。

寨豁乡辖24个行政村,包括

+查看详细寨豁乡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8月,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寨豁乡为2024年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

文化旅游:

中共博爱县工委旧址

中共博爱县工委旧址位于博爱县寨豁乡黄塘村。年代为1939—1940年。中共博爱县工委旧址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1938年2月20日,博爱沦陷。为了拯救民族危亡,1938年4月间,中国共

桥沟天爷庙

桥沟天爷庙位于博爱县寨豁乡,年代为清、民国。2024年1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清、民国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27年属万北乡二图。

1930年为第七区。

1945年属第五区。

1949年属第五区、第七区。

1956年属山区乡。

1958年属柏山公社。

1960年博爱县撤销并入焦作市,属博爱公社。

1961年设寨豁公社。

1984年改寨豁乡。

博爱县 幸福湖公园
寨豁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明代,山上有古寨,寨下豁口处开有店铺,取名寨豁店,后称寨豁。…[详细]

焦谷堆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初,焦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于山谷堆(山岭)上,故名。…[详细]

南坡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北田院南山坡,故名。1958年设南坡生产大队,属柏山公社。1961年属寨豁公社。1984年设南坡村民委员会,简称南坡村委会,属寨豁乡。…[详细]

东小底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初,由山西迁民在此定居,因村在小山寨之下,故名叫小寨底,后在大路两旁建房,因居大路东,简称东小底。…[详细]

桥沟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清初移民迁入此地,在石拱桥畔居住成村,故名桥沟。后在石拱桥周围逐渐形成了三个村庄,分别为上桥沟,下桥沟、西桥沟。…[详细]

玄坛庙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时,此处有一座玄坦庙,后有人在此定居成村,故名。…[详细]

南田院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隋时,有人在此处沟的南北挖窑洞住人,分前后窑洞。前窑洞人在洞南造田,成村后取名南田院。…[详细]

探花庄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代,村中有人考取了探花,更名探花庄。…[详细]

东仲水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时,赵姓迁此居住成村,叫赵家庄。后于西三里的南店村均因水源充沛,分别改名为东仲水、西仲水。…[详细]

大底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唐时,林、贾两姓几户在此定居,成村得名林贾庄。北宋时在庄北山上修一大山寨,改称大寨底,简称大底。…[详细]

茶棚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处是通往山西的大路,清时,寨豁李姓在此搭一茶水棚,后有人定居成村,故名。…[详细]

馒头山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清初形成的村庄。因村前有座石头小山,形似馒头,故名。…[详细]

司窑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司姓从山西黄绿坡迁此,在柏山司沟挖煤窑,定居成村后故名司家窑,因分村,形成南、北司窑。…[详细]

青天河村

青天河村,位于太行山南部浅山区,在国家级太行猕猴自然保护区内,森林936公顷。境内有相传植于东汉年间的古槐,以及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太行菊,200…[详细]

张毛光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时,因红土胡同张毛考中举人,和西沟凹两村同时改名为东、西张毛光。…[详细]

方山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碑文记载,因四方名山环抱,即东有凤凰莲鹊,西有土蛇盘曲,南有栲栳独师,北有金龟探水,村居中间,故名方山。《读史方舆纪要》云:方山,周围方正,可容数百…[详细]

谢庄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谢姓来此定居成村,故名。1962年设谢庄生产大队,属寨豁公社。1984年设谢庄村民委员会,简称谢庄村委会,属寨豁乡。…[详细]

黄塘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边有一水塘,水很深,呈黄色,状如黄汤,名黄汤村。清道光五年《河内县志》载为黄汤,后改为黄塘。…[详细]

张三街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宋时,姓张的三家在此居住,形似三角,故名张三角,后谐音演化为张三街。…[详细]

下岭后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清时,西怕沟村有人在此开店,后定居成村,因在上岭后之下,故名。…[详细]

汉高城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楚汉战争时,汉高祖曾在此地安营扎寨,人们为纪念他,修建一座高祖庙,后改村名为汉高城。…[详细]

上岭后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有人迁此定居,因位于山岭后边,处于张背、寺湾、刘岭等村之上,故名上岭后。…[详细]

白坡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座落在白炼土的山坡上,取名白炼坡,后称白连坡,简称白坡。…[详细]

江岭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时,姜姓在此居住成村,立村名姜岭,谐音叫江岭。后村民分开居住,居南的叫南江岭。…[详细]


以下地名与寨豁乡面积相当:
到寨豁乡必去著名景点

寨豁乡相关名人

寨豁乡特产与美食
寨豁乡民俗文化
博爱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