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搬口街道 | 隶属:示范区 |
行政代码:411602009 | 代码前6位:411602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4 | 邮政编码:466000 |
车牌代码:豫P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51.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7万人 |
人口密度:约91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
明末清初,从山西洪洞迁来张、候两姓人家,在此定居,渐成聚落。当时村西边有白马沟和流沙河交汇,经常发生河水泛滥,积水滞泄,群众就在这里搬罾网捕鱼,天长日久,附近群众习惯性地把该处称为搬罾口,简称搬口。
搬口办事处位于河南周口川汇区。
搬口办事处位于周口市川汇区东部,总面积5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400亩。搬口街道辖位于川汇区东部。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4.7万人(2004年)。辖搬口、曾楼、杨寨、沈楼、贾寨、梁寨、毛寨、朱庄、李楼、西赵、葛湾、文庄、郭庄、张寨、门庄、王祖庙16个行政村。
【沿革】1965年建搬口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位于淮阳县西南部,距县城18千米,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4.4万,辖搬口、邵火庙、梁寨、毛寨、贾寨、沈楼、文庄、邵寨、王新、朱庄、葛湾、郭庄、李楼、西赵、张寨、曾楼、杨寨、门庄18个行政村。2004年10月22日,淮阳县搬口乡正式移交
1946年属豫皖根据地淮阳专署。
1949年后撤区置搬口乡,属淮阳县。
1958年成立搬口人民公社。
1983年恢复搬口乡。
2004年属周口市川汇区。
2006年撤乡设街道,设搬口街道,属周口市川汇区。
2024年划归周口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代管至今。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搬口原称搬罾口。明末清初,从山西洪洞迁来张、侯两姓人家,在此定居,渐成聚落。当时村西北有回龙寺洼,村西边有白马沟和流沙河交汇,经常发生河水泛滥,积水滞…[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杨姓先人自山西洪洞迁此落户建村,为防匪患在村庄垒一土寨,故名杨寨。…[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清初,此地有一沈姓大户,出身杏林,悬壶济世,富甲一方,有楼房数间,大楼牌坊一处,故称此村为沈楼。…[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末,贾氏先人从山西洪洞迁来定居,后因遭捻军的抢劫,就用树枝在村周围扎起寨墙用来防匪,人称假寨,因假与贾谐音,故称贾寨。…[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梁氏先祖梁西胜、梁西天从山西洪洞迁居此地,在村东建有庙堂,取名梁家堂。清朝年间,为防匪患,筑寨墙,更名梁寨。…[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毛氏祖先从山西洪洞迁此建村,为防匪患,在村周围建起寨墙,故名毛寨。…[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朱姓人家迁来定居发展成村落,故命名朱庄。…[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李楼村是河南省周口市示范区搬口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赵氏祖先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根据姓氏取村名为赵庄,因村分路东路西,此村居路西故名西赵庄。…[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道光年间,葛氏先人自齐老乡葛集迁此落户建村,因村庄建在河湾中,故称此村为葛湾。…[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文氏祖先自山西洪洞迁此安家建村,以姓氏取村名文庄。…[详细]
区划代码:~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郭庄村是河南省周口市示范区搬口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张氏祖先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为防匪患,在村周围筑起土寨,故名张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