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来龙乡

地名:来龙乡隶属潢川县
行政代码:411526204代码前6位:411526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76 邮政编码:464000
车牌代码:豫S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约70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91万人
人口密度:约273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乡政府驻地来龙,传清末光州(今潢川)城东约二里处,有一“五龙宫”,地方官吏上报,此处五龙恐乱天下,皇令捉诛。一日,一家五兄弟全素服,为父出殡,县令捉诛四,一逃隐于此地。传一龙来此,此乃龙地,众皆来此建房,集遂成,名来龙。

基本介绍:

潢川县辖乡。1958年设来龙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8公里。面积70平方公里,人口4万。潢踅公路横穿乡境,西、北两面临淮河。辖来龙、双湖、府庙、王寨、夹塘埂、杨双楼、龙港、胡棚、刘小集、谷洼、时大营、明星、淮凤1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砖瓦厂、粮油加工厂等。农业主产水稻、小麦。

荣誉排行:

2024年9月,来龙乡被确定为2025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2024年3月,来龙乡被命名为2025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2024年9月,来龙乡被确定为2024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历史沿革:

明代属龙港里龙港寺保、毛庄庙保及凤凰里府君庙保、淮凤集保。

1924年属北区龙港寺保、毛庄庙保、府君庙保。

1930年属七区。

1946年撤区设乡,属江淮乡。

1949年2月属潢淮区,同年5月更名为三区(驻踅孜)。

1956年分属踅孜、淮凤、新里集三个中心乡。

1959年属潢川县东方红公社来龙管理区。

1960年撤区设公社,属来龙公社。

1961年属来龙区来龙公社、府庙公社。

1962年撤区将两公社合并,设来龙公社

+查看详细来龙乡历史沿革>>

黄国故城
来龙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名含义:传清末光州城东约二里处,有一五龙宫,地方官吏上报,此出五龙,恐乱天下,皇令捉诛。一日一家五兄弟全素服,为父出殡,县令,捉诛四,一逃隐于此。传一…[详细]

夹塘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夹塘村是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来龙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府庙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为府君庙,后群众在此建房,聚落成村,随庙名,后简称为府庙。…[详细]

杨双楼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杨氏在此定居,建有一座双层的楼房,故而得名。…[详细]

时大营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以时姓居多,且历史悠久。故而得名。明代属龙港里毛庄庙保。1924年属北区毛庄庙保。1930年属七区。1946年属三区(驻踅孜)。1950年属三区(…[详细]

淮凤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西临淮河,南靠凤凰嘴而得名。明代属凤凰里淮凤保。1924年属北区府君庙保。1930年属七区。1946年属三区(驻踅孜)。1949年属潢淮区。1950…[详细]

明星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0年以前称刘小集村,1980年与刘小集村分开后,分为4个片,其中:明星片,燎原片,先锋片,刘小集片。此地位于明星片位置,故而得名。…[详细]

龙港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建龙港寺庙于此,故而得名。明代属龙港里龙港寺保。1924年属北区的龙港寺保。1930年属七区。1946年属江淮乡。1949年属潢淮区。1950年属…[详细]

谷洼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自明代后期谷氏先祖始居淮河岸边洼地繁衍生息,故而得名。…[详细]

王寨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初年,王姓地主在此修了一座土寨,用以自卫保产,故名王寨。…[详细]

双湖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区域内有草湖、长湖双湖,故而得名。明代属龙港里龙港寺保。1924年属北区的龙港寺保。1930年属七区。1946年属江淮乡。1949年属三区(驻踅孜)…[详细]

胡棚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胡氏在此定居,建棚经商,后发展形成集镇,故而得名。…[详细]

刘小集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刘氏在此定居,后发展形成较小的集市,故而得名。…[详细]


以下地名与来龙乡面积相当:
到来龙乡必去著名景点

来龙乡相关名人

来龙乡特产与美食
潢川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