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贺堰村 | 隶属:伞陂镇 |
行政代码:411526102213 | 代码前6位:411526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6 | 邮政编码:464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豫S | 行政级别:村 |
因此地大宅孜自然村有一条大堰为贺堰,原是潢川南城大地主贺国真的,成立大队时被伞陂公社命名为贺堰大队。
贺堰村现有人口2097人、465户,耕地3375亩,年产水稻300万斤,属旱涝保收村。另养殖业有:生猪养殖户有13户,鸽子养殖户有3户。
我们村水利资源丰富,因紫泥河从贺堰村南北穿引,我们1985年在县水利局的大力支持下,发动群众建成了340米长、10米高的滚水蓄水坝,安装了两级30千瓦的提水站,93年改为电灌站,1977年为防大旱,贺堰村群众自己动手,又开挖了引东干渠水的2800米渠道,从而改变了大旱欠收的局面。
贺堰村与苏大塘村、唐庙村、瓦岗村、万大桥村、古塘村、黄堰村、林寨村、长青村、古西村、古城村、邬堰村、陈集村、伞陂村、北杨集村相邻。
明代属经坊里的下亚港保。
1924年属南正区下亚港保。
1946年属新建乡十六保。
1949年属七区龚营乡。
1950年并入唐庙乡。
1956年属伞陂寺中心乡。
1959年建贺堰大队。
1961年属伞陂寺区瓦子岗公社。
1962年撤区,撤瓦子岗公社,属伞陂寺公社。
1983年撤社设乡,撤大队设村,成立贺堰村民委员会,属伞陂寺乡。
1995年11月撤乡设镇,属伞陂镇至今。
贺堰村附近有黄国故城、霸王台古文化遗址、黄淮大丰收乡村世界、三义观、盘龙岗遗址、团中央潢川“五·七”干校旧址等旅游景点,有潢川甲鱼、潢川金桂、潢川空心贡面、潢川贡面、板栗汁、潢川胡辣汤等特产,有息夫人传说、紫云山庙会、火绫子(商城杈伞舞)、商城花伞舞、商城民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