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杨集村 | 隶属:张集乡 |
行政代码:411526203212 | 代码前6位:411526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6 | 邮政编码:464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豫S | 行政级别:村 |
明代杨家建立集市一直延续到至今,村袭集名。
杨集村位于张集乡东部,东与固始县马罡乡接壤,辖18个村民组,536户,总人口2546人,耕地面积5095亩,种植业以传统的水稻、油菜等粮油作物为主,养殖业以小家禽、生猪及小龙虾为主,手工艺加工,属于传统农业生产村。杨集村地势西高东低,属垄岗地,二岗夹三冲。总地势为丘陵地带,境内有中型水库一所。东干一分部南北横穿境内,极大限度的解决杨集村灌溉用水,保证了农业丰收。
经过摸底排查和群众评议,全村贫困人口39户、108人。五保33人,底保118人,残疾人21人,杨集村致贫原因主要有:一是下列人员为贫困主要群体1、痴、呆、傻先天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占一部份;2、老弱无劳动能力的占一部份;3、大多
明代属高店里麻树店保。
1924年属东次区麻树店保。
1930年属五区。
1946年属建春乡。
1949年属第六区杨集乡。
1958年属桃林公社的杨集大队。
1975年由桃林公社析出12个大队及传流店、江家集、黄寺岗各析出一个大队,成立张集人民公社,后将杨集大队划归张集人民公社管辖。
1983年6月撤社设乡,撤大队设村,成立杨集村民委员会,属张集乡至今。
杨集村附近有黄国故城、霸王台古文化遗址、黄淮大丰收乡村世界、三义观、盘龙岗遗址、团中央潢川“五·七”干校旧址等旅游景点,有潢川甲鱼、潢川金桂、潢川空心贡面、潢川贡面、板栗汁、潢川胡辣汤等特产,有息夫人传说、紫云山庙会、火绫子(商城杈伞舞)、商城花伞舞、商城民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