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辛庄镇 | 隶属:范县 |
行政代码:410926106 | 代码前6位:410926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3 | 邮政编码:457000 |
车牌代码:豫J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6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3.7万人 |
人口密度:56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56个行政村 |
清初万氏墓碑载:万氏由山东观城东南迁于濮州(今濮城)东南十五里居住,因生活贫困,辛苦度日,故名辛庄。
范县辛庄镇位于范县西南部,地处黄河下游北岸,与山东鄄城县隔河相望,西与濮阳县户部寨乡接壤,南与濮阳县王称固乡相连,北邻杨集乡、濮城镇。区域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4.5万亩,辖56个行政村,总人口4.08万人。其中纯滩区村10个,半滩区村11个,10个纯滩区村中落河村6个。全乡土地分黄河滩地、背河洼地和旱作区三种类型,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
辛庄乡党委、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十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为辛庄乡经济的发展及招商引资奠定了基础;辛庄乡紧靠黄河,全县最大的引黄闸----彭楼大闸在辛庄境内,引黄灌溉比较便利,经过多方筹资兴修水利,全
1949年濮县二区,属平原省。
1956年濮城区,划归范县。
1958年改称濮城公社。
1973年析濮城公社部分村庄,设立辛庄公社。
1984年改称辛庄乡。
2024年改置辛庄镇。
区划代码:~1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辛字代表辛庄镇,苑指园林、花园。寓意居民在辛庄镇政府的领导下如同居住在园林、花园之中。…[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葛氏碑文记载,清初,由山东观城东南十二里大仓村迁来,因生活贫困,辛苦度日,而取名辛庄,后因方位更名为后辛庄。…[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代葛、王两姓族人从山东莘县大张和清丰县迁此地定居,取村名老辛庄,后因堤南有一辛庄,此村以方位改为前辛庄。…[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末倪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以姓氏取村名倪庄。…[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高姓族人从山东省莘县古云乡高堤口迁到何古寺,后又迁到此处建村,取名高庄。后与碱场村合并,称为碱高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因以建窑烧盆为业,以此取村名盆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南姓从濮城迁来此地建村,以姓氏取村名南庄。…[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安、冯两姓族人由本县冯堤口迁此地定居,以姓氏取村名安冯庄。…[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李姓族人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因建村于小桥附近,以姓氏取村名李桥。…[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杨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以姓氏取村名杨庄。…[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高姓族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以姓氏取村名高庄。…[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董庄村是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豆氏家谱记载,清初豆氏族人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以姓氏取村名豆庄。…[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年间,胡、杨二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以此命为胡明杨村,后分为两个村,此村居前,故名为前胡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末胡明杨村被水淹没,从胡明杨村分居于此,1981年地名普查时命名为后胡村。…[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末祁姓从山东省鄄城县祁楼村迁此地定居,以姓氏命名为祁庄。…[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葛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地定居,之后又迁来刘姓,取村名为葛刘庄。…[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葛姓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以姓氏取村名葛庄,后刘氏从濮城镇东关迁来,改名为刘葛庄。…[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毛姓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至濮城城东南二里毛营村,后又迁居濮城东南十二里,因地势宽阔,有高地,以姓氏取村名毛岗。…[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罗姓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以姓氏取村名罗庄。…[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以姓氏取村名王庄。后因本公社东边有一个大王庄,以方位更名为西王庄。…[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祖代相明初王姓从濮城搬迁此地定居,以姓氏取村名王庄,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重名,改为大王庄。…[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尧帝子丹朱坟墓而取名丹朱堌堆,与徐庄邻近,后村庄逐渐扩大成一个村,名丹徐庄。…[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此村东头有个柳树园子,故名为柳园村。…[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武姓明宣德年间迁来定居,取村名武堌堆。盛姓明宣德九年(1434)由山西洪洞县而来,取村名盛庄,后二村合并,村名为武盛庄。…[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张桥大户系汉留侯张良之支脉,明代叫张端堤口溯,村东南半里有永济桥,今已淹没,为做纪念改名张桥。…[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安居,取名为太平庄,后因黄河决口,村后成了大河,沿堤有条路口,又因本村姓冯较多,而改名为冯堤口。…[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姜姓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因当时紧靠黄河堤口,而取名为姜堤口。…[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高、卢两姓族人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以姓氏命村名高卢庄。…[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叶氏于明末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安居,以姓氏取村名叶庄。…[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曹氏家谱记载,曹氏于唐末从定陶县万福村迁此地定居,建村时建楼一座,故取村名为曹楼。…[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朱姓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取村名朱堌堆,后李姓从河东王楼迁来,建李楼村,后两个村为一个行政村,名朱李村。…[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彭姓族人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以姓氏取村名彭楼。…[详细]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付姓族人于明末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以姓氏命村名付庄。…[详细]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高、辛两姓族人于清代从山西迁此地定居,以姓氏取村名高辛庄。…[详细]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刘邦项羽争天下,在黄河河道内搭棚拴马休息,故取名马棚村,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在马棚村遗址建村仍叫马棚。…[详细]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钱、于两姓居多,取名为钱于庄,后姓钱的绝嗣,更名为大于庄。…[详细]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毛姓于明代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建了一座小楼,以此取名为毛楼村。…[详细]
区划代码:~24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因紧靠毛草河,姓毛的在河北岸建村,取村名叫毛河湾,后简称河湾。…[详细]
区划代码:~24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村西有条小河,小河北岸有一户姓绦的人家,故取村名东绦河。…[详细]
区划代码:~24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明洪武四年(1371),族人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村南有一条毛草河,因姓绦的人员住在河西边,而取名为西绦河村。…[详细]
区划代码:~24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崔姓族人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又因本村有一座高楼,而取名为崔楼村。…[详细]
区划代码:~24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吴姓于明末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以姓氏取村名吴庄,1981年第一次地名普查时因重名更名为南吴庄。…[详细]
区划代码:~24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苏氏族人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以姓氏命村名苏庄。…[详细]
区划代码:~24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建村于濮州城南十五里处,以此命名为十五里铺村。…[详细]
区划代码:~24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徐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以姓氏取村名徐庄,1981年第一次地名普查时因重名,改为南徐庄。…[详细]
区划代码:~24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木庄村是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4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靳姓族人由徐庄东南小庙搬此地定居,以姓氏命村名靳庄。…[详细]
区划代码:~25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石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以姓氏取村名石庄。…[详细]
区划代码:~25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陈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以姓氏取村名陈庄,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与濮城镇陈庄重名,以方位更名南陈庄。…[详细]
区划代码:~25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崔庄、付口、孟庄三个自然村组成,取各村首字得村名崔付孟。…[详细]
区划代码:~25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孟氏家谱记载,孟氏族人于清初从山东省临濮迁此地定居,因建村时有一片漫洼,而得名孟洼。…[详细]
区划代码:~25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闫庄村是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5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有七姓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取名为七姓庄,后惯称七辛庄;1981年第一次地名普查时按方位更名为西辛庄。…[详细]
区划代码:~25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张氏家谱记载,清初张姓从山东省鄄城县郑营迁来定居,以姓氏命村名张庄。…[详细]
区划代码:~25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韩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以姓氏取村名韩庄,1981年第一次地名普查时因重名,故改为南韩庄。…[详细]
区划代码:~25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闫楼村是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