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泼陂河镇 | 隶属:光山县 |
行政代码:411522105 | 代码前6位:411522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6 | 邮政编码:464000 |
车牌代码:豫S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5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67万人 |
人口密度:约24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23个行政村 |
元代形成集市,明时称“泊陂店”。清乾隆时,因镇坐落在河岸,河水湍急如泼,习称泼陂河(俗称泼河)。
光山县辖镇。1957年设泼陂河公社,1983年改乡,1985年设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150平方公里,人口5.4万。京九铁路、寨(河)新(县)公路、泼(陂河)晏(河)、泼(陂河)凉(亭)公路过境。辖邬围孜、王围孜、蔡围孜、赵畈、杨榜、雀村、椿树店、黄大塘、刘岗、蔡湾、何尔冲、黄涂湾、黄老湾、新街、新建、罗洼、东岳寺、田洼、刘田、徐坪、曾围孜、李岗、孙围孜23个村委会和泼河街1个居委会。乡镇企业生产双铧犁、根雕盆景、刺绣品等。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棉花、油菜子,兼产蔬菜、莲籽、茶叶。
2024年9月,泼陂河镇被确定为2025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2024年4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泼陂河镇2024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2007年4月,泼陂河镇入选第二批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文化旅游:
永济桥又名万金桥。位于光山县城南25公里的泼陂河镇街北头,呈南北向横跨于泼陂河上,连接泼陂河南北两街。该桥始建于明代,为典型的联拱石桥,全部由雕凿过的花岗石条构成,建筑结构严谨,其建筑风格具
泼陂河水库风景区位于河南省东南部革命老区新县、光山两县交界处,面积约25.6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13.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1.8平方公里,是河南省水利风景区,河南省旅游景区(点)。泼陂河
中原军区第一纵队司令部旧址时代:1946年地址:光山县泼陂河镇老街二街34号
万海峰旧居位于光山县泼陂河镇椿树店村小蔡湾村民组,年代为清。2009年6月,被确定为第二批信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戴进士墓位于光山县泼陂河镇黄涂湾村,年代为1831年。2024年12月,被确定为第四批信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元代,古属南乡仙人里。
清末跨寨河、清流二里。
1932年属光山县第六区泼陂河区。
1936年属第四区泼河区。
1941属泼河乡。
1945年置光山中心县。
1946年属泼河乡。
1948年分属白雀县和光山县。
1949年光山县与白雀县合并属光山县。
1952年属县辖镇。
1955年为区辖4个中心乡(邬围孜、龙塘、黄老塆、毕店)。
1958年8月为泼河公社,11月为新弦公社泼河管理区。
1961年置泼河区。
1962年
泼河街位于光山县泼陂河镇中心地段,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东与黄老湾村隔河相望,西南与孙围孜接壤,北与王围孜为邻,213省道贯穿南北,街域面积2…[详细]
王围孜村位于光山县泼陂河镇北部,面积3.5平方公里。全村共24个村民组15个自然村,2779人,其中外出务工750人,占总人口27%。全村主要以种植、…[详细]
邬围孜村位于光山县泼陂河镇北部,面积3.5平方公里。全村共32个村民组15个自然村,2768人,其中外出务工768人,占总人口3.6%。全村主要以外出…[详细]
蔡围孜村位于光山县泼陂河镇西北部,面积14平方公里,距镇中心9公里,全村总体地形属平原地带,以种植业为主。全村共28个村民组21个自然村,3026人,…[详细]
赵畈村位于光山县泼陂河镇西北部,面积3978亩。全村共21个村民组15个自然村,1741人,其中外出务工585人,占总人口33.6%。全村主要以务工为…[详细]
杨榜村位于光山县泼陂河镇西北部,面积3.5平方公里。全村共15个村民组15个自然村,2326人,其中外出务工1128人,占总人口48%。全村主要以水稻…[详细]
蔡湾村位于光山县泼陂河镇北部,面积4.7平方公里。全村共18个村民组15个自然村,2393人,其中外出务工780人,占总人口32.6%。全村主要以水稻…[详细]
雀村村位于光山县泼陂河镇北部,面积6.6平方公里。全村共20个村民组22个自然村,2786人,其中外出务工600人,占总人口21.5%。全村主要以农业…[详细]
椿树店村位于光山县泼陂河镇北部,面积6.2平方公里。全村共18个村民组,2344人,其中外出务工826人,占总人口35.23%。全村现有耕地面积394…[详细]
黄大塘村位于光山县泼陂河镇东北部,东与砖桥镇交界,北与槐店乡接壤,南与刘岗村相连,面积8平方公里。全村共29个村民组24个自然村,2780人。全村主要…[详细]
刘岗村位于光山县泼陂河镇北部,面积4.17平方公里。全村共21个村民组21个自然村,2982人,其中外出务工896人,占总人口30%。全村主要以农业为…[详细]
何尔冲村位于镇驻地东北7公里处,地势东高西低,属于丘陵地带,耕地面积4800亩,林地面积1500余亩,水域面积约500亩,全村682户,2761余人。…[详细]
黄涂湾村位于光山县泼陂河镇东部,属泼河、砖桥、凉亭三乡镇交界地带,全村总面积9600亩。全村共32个村民组,2805人,全村主要以种植、务工为主,现有…[详细]
黄老湾村位于光山县泼陂河镇东部,面积9平方公里。全村共24个村民组19个自然村,3120人,其中外出务工930人,占总人口30%。全村主要以种植水稻为…[详细]
罗洼村位于光山县泼陂河镇东南部,面积3.5平方公里。全村共15个村民组29个自然村,2704人,其中外出务工1158人,占总人口42%。全村主要以种植…[详细]
新建村位于光山县泼陂河镇东部,面积6平方公里。全村共13个村民组16个自然村,1346人,其中外出务工421人,占总人口31%。全村主要以务工为主,现…[详细]
东岳寺村位于光山县泼陂河镇东南部,面积4.5平方公里。全村共14个村民组23个自然村,1788人,其中外出务工1200余人,占总人口67%。全村主要以…[详细]
田洼村位于光山县泼陂河镇南部,面积4.16平方公里。全村共20个村民组9个自然村,1575人,其中外出务工900人,占总人口70%。全村主要以茶叶、板…[详细]
新街村位于光山县泼陂河镇南部,面积2.5平方公里。全村共16个村民组11个自然村,1780人,其中外出务工635人,占总人口36%。全村主要以茶叶、板…[详细]
刘田村位于光山县泼陂河镇南部,面积6平方公里。全村共22个村民组26个自然村,1939人,其中外出务工410人,占总人口21%。全村主要以水稻、茶叶种…[详细]
泼陂河镇徐坪村位于泼陂河镇南部。全村共有13个自然村,17个村民组,现有人口1755人,391户,耕地面积908亩,水面积135亩。村级主导产业为水稻…[详细]
曾围孜村位于光山县泼陂河镇西部,面积13平方公里。全村共16个村民组17个自然村,2289人,其中外出务工670人,占总人口29%。全村主要以种植业为…[详细]
李岗村位于光山县泼陂河镇西部,东于孙围孜村接壤,西与曾围孜相邻,地势南高北低,南面为丘陵地区,北部为平原地区。全村共18个村民组13个自然村,2601…[详细]
孙围孜村位于光山县泼陂河镇南部,面积4.82平方公里。全村共19个村民组14个自然村,2208人。全村主要以水稻种植为主,现有耕地面积798.14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