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栗树沟村 | 隶属:坡头镇 |
行政代码:419001105206 | 代码前6位:419001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1 | 邮政编码:4546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豫U | 行政级别:村 |
明代洪武年间王姓从山西洪桐县移民至此,发展成村后,因沟中栗树众多,故取名栗树沟。
栗树沟位于小浪底公路沿线西边,镇政府所在地西北6公里,柏油路从小浪底专用线往西通往村里和克留线连接,交通便利。全村土地面积 耕地面积462亩,退耕还林 亩,地处偏僻丘陵,自然条件较差。全村有10个居民组,164户,624口人,劳动力300人,党员27名。村里有党员活动室,老年活动中心,有篮球场一个,乒乓球台2个,图书馆一个,投影器一个,远程教育末端连接,村民素质较高,村风文明,民风淳朴,村容村貌整洁。村里有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养猪户一个,年出栏1000头一下的养猪户3个,集体经济薄弱,两个大型提灌站,五个蓄水池,30000米地埋管,农田水利设施齐全。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以及蔬菜制种,
2024年11月,农业农村部推介栗树沟村为2024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1949年属济源县五区。
1955年属坡头中心乡。
1958年属坡头人民公社,名为栗树沟生产大队。
1983年改公社为乡,属坡头乡,名为栗树沟村民委员会。
1995年撤乡建镇,属坡头镇,名为栗树沟村民委员会。
栗树沟村附近有银河峡、济源王屋山风景区、五龙口、济源黄河三峡、济源伊利乳业工业旅游景区、济源南山儿童公园等旅游景点,有济源冬凌草、济源核桃、天坛砚、寺郎腰大葱、济源盘砚、济源玉皇李等特产,有愚公移山传说、邵原神话群、灯彩(汴京灯笼张)、愚公移山传说、邵原神话群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