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逯村村 | 隶属:五龙口镇 |
行政代码:419001101212 | 代码前6位:419001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1 | 邮政编码:4546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豫U | 行政级别:村 |
因逯姓先居,村以姓名。清《济源县志》载:逯村由逯家庄,逯家寨演绎到现名。又据任姓家谱载:“始祖宗孔明末时人,原籍山西沁水县人,幼年入泮,因游学于此,见逯村山明水秀,而遂家焉”。
逯村偏隅于济源市东北17公里处,距焦克路3公里,距207国道5公里,距沁北车站4公里,距沁北电厂4公里,距五龙口镇政府7公里,这里少了一份繁华、喧闹,多了一份朴素、宁静。
逯村以村南大堤为界分为壤土地和沙土地。村北壤土耕地1000余亩,加之涝河、灌渠、大路、阡陌、林带、村庄等占地约1500亩,村南沙土地约2000亩,逯村总面积约3500亩,南北长约6里,东西宽约3里。堤北壤土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年亩产量约800--1000公斤。堤南沙土地主要种植小麦、花生。
全村共有居民1431人,共分为6组,374户,总劳力数938人,党员人数32人。
村党总支部、村委会引导和帮助村
1949年属济源县三区。
1955年属济源县尚庄中心乡。
1958年属辛庄人民公社,名为逯村生产大队。
1983年改公社为乡,属辛庄乡,名为逯村村民委员会。
1990年撤乡建镇,辛庄乡更名为五龙口镇,名为逯村村民委员会。
逯村村附近有银河峡、济源王屋山风景区、五龙口、济源黄河三峡、济源伊利乳业工业旅游景区、济源南山儿童公园等旅游景点,有济源冬凌草、济源核桃、天坛砚、寺郎腰大葱、济源盘砚、济源玉皇李等特产,有愚公移山传说、邵原神话群、灯彩(汴京灯笼张)、愚公移山传说、邵原神话群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