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竹峪社区 | 隶属:玉泉街道 |
行政代码:419001005019 | 代码前6位:419001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1 | 邮政编码:454600 |
城乡分类:城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12 |
车牌代码:豫U | 行政级别:社区 |
辖区面积:约0.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893万人 |
人口密度:约17860000人/平方公里 |
竹峪原属大峪乡辖村,位于黄河北岸。因村北地貌酷似凤凰展翅,河南南岸石山有九道岭,状如九龙朝风。传说“凤凰不落无竹之地”,但村中实无竹子,为圆其说而得名。1997年因黄河小浪底水库修建,移民至亚桥乡新村,更今名。
竹峪居委会位于207国道东侧,长济高速公路入口处。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共有4个居民组,245户、1000余口人,党员20名。居委会总面积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0亩,主要劳动力500余人。两委班子紧密团结,忘我工作,大力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家园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累计投入300余万元对居委会文化大院高标准美化、亮化、净化、硬化、绿化,占地5300平方米的文化大院内有灯光球场、门球场、各类健身器材和游园供居民休闲、健身和娱乐活动,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自来水、有线电视入户,合作医疗参保率打到100%,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5%以上,现在的竹峪是一个友好团结、农民富裕、村容整洁、文明和谐的居委
2024年2月,司法部、民政部公布竹峪社区为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1949年属济源县五区。
1955年属济源县大峪中心乡。
1958年属大峪人民公社,名为竹峪生产大队。
1983年改公社为乡,属大峪乡,名为竹峪村民委员会。
1997年因搬迁至亚桥乡,名竹峪新村村民委员会。
2007年撤镇设街道,属玉泉街道,名竹峪新村居民委员会。
竹峪社区附近有银河峡、济源王屋山风景区、五龙口、济源黄河三峡、济源伊利乳业工业旅游景区、济源南山儿童公园等旅游景点,有济源冬凌草、济源核桃、天坛砚、寺郎腰大葱、济源盘砚、济源玉皇李等特产,有愚公移山传说、邵原神话群、灯彩(汴京灯笼张)、愚公移山传说、邵原神话群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