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裴庄村 | 隶属:屯子镇 |
行政代码:410621102225 | 代码前6位:410621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2 | 邮政编码:4566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豫F | 行政级别:村 |
原名裴家庄,以姓得名。后裴姓外迁。常姓迁入,沿用原村名。后简称裴庄。
裴庄村位于浚县西北21公里处,距屯子镇区8公里,紧邻515国道。耕地面积5800亩,以传统农业为主,主要作物为优质小麦、玉米。12个村民小组,840户,总人口3624人。全村耕地5800余亩,以传统的种殖业为主,主要经济作物为小麦、玉米。村两委现有干部7人,中共党员66名。先后荣获2024年9月鹤壁市文明旅游村提名奖。2024年浚县先进党组织;2024年县级文明村;2024年市级文明村;鹤壁市党员教育中心、红色教育基地;浚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浚县委组织部五星级党支部等荣誉称号。本村特色是红色教育基地;芡粉、粉条、小杂粮。
裴庄村与北孙庄村、徐化庄村、大屯村、南阳涧村、乔村村、莲池村、老关嘴村、东小寨村、西小寨村、蒋八营村、王门村、西阳涧村、郑庄村、三角村相邻。
2024年1月,河南省爱卫会命名裴庄村为2024年度河南省卫生村。
2024年9月,裴庄村入选2024年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名单。
文化旅游:
浚县国防教育基地—常仙甫烈士故居,位于浚县屯子镇裴庄村,是著名抗日爱国志士常仙甫烈士 一生从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活动和牺牲的地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现存的两间瓦屋,是“中共卫西工委”的办公
1949年属浚县五区。
1958年建裴庄大队,属屯子公社。
1983年设裴庄村民委员会,属屯子乡。
1997年属屯子镇沿用至今。
裴庄村附近有常仙甫故居、浚县古城、大伾山、浮丘山、浚县兴国寺、浚县碧霞宫等旅游景点,有浚县小河白菜、善堂花生、浚县大碾萝卜、浚县泥咕咕、浚县石雕、角场营元宵等特产,有庙会(浚县正月古庙会)、泥塑(浚县泥咕咕)、西路大平调、民间社火(浚县民间社火)、庙会(浚县正月古庙会)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