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高店乡 | 隶属:罗山县 |
行政代码:411521209 | 代码前6位:411521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6 | 邮政编码:464000 |
车牌代码:豫S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93.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18万人 |
人口密度:约23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2个行政村 |
清初高姓迁居,名高家店,后简称高店。
罗山县辖乡。1956年设高店中心乡,1961年改公社,1983年建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5公里。地处浉、淮两河交汇三角地带。面积93.1平方公里,人口3.8万。辖区内有高店、阎河、王湾、湖南、泗淮、高道、余畈、三合、中心、张何、陈堂、高庙1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油料、棉花,兼产油栗、西瓜、莲藕、花生。古迹有位于陈堂村的周代古城遗址。
文化旅游:
擂台子遗址位于河南省罗山县城西偏北16公里处。1991年秋,为探讨淮河流域古代文化面貌及与周邻文化相互关系这一学术课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75平方米。其文化遗
姚台子遗址位于罗山县高店乡张河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2024年1月22日姚台子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遗址边线向东、西、南、北各外扩40米。建设控制地
王台子遗址时代:商、周地址: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高店乡高店村王台子自然村东南部坐标:东经114°19′47″北纬32°11′33″保护范围:以遗址边沿向四周各外扩20米。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
高店故城,位于河南省罗山县高店乡,始建于春秋时期,2006年6月8日,高店故城入选河南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保护范围:以城墙墙基四周向外扩10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线向东、西、
春秋属楚地。
隋代属罗山县。
1914年属汝阳道。
1932年属信阳第九行政区。
1949年属楠杆区。
1961年由楠杆公社析置高店公社。
1983年公社改乡。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该居委会位于高店乡政府驻地东侧,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原为历史古城,后城废。高姓于此定居开店,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闫河原为小河沟。明末闫姓从夏湖迁此建村,得名闫河,村以河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王姓从湖北麻城迁此恳荒建村,故名。1949年属顺河乡。1958年名王湾大队,属楠杆公社。1961年名王湾大队,属高店公社。1966年更名为东风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一大湖南岸,故名。1949年属楠杆区高店乡。1958年8月设立湖南大队,属楠杆公社。1961年属高店公社。1983年7月改为湖南村民委员会,属高…[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淮河与浉河交汇处的三角地带,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高姓迁此建村,因湾中间有一夹道,名高夹道,后简为今称。…[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初期余姓从湖北麻城迁此定居而得名,因其较大,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是从张河、中心、高店三个村各析出一部分合置而成,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中心店即地处五里店、九店、楠杆和高店等集市之中,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张何两姓建村,故名张何,后改为张河。…[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区域内原有陈家祠堂,故名。1949年属楠杆区中心乡。1958年8月名陈堂大队,属楠杆公社。1961年属中心公社(小社),1962年属高店公社。198…[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区域内有一座名高庙的庙宇,名高庙,村以庙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