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鲁阳街道

地名:鲁阳街道隶属鲁山县
行政代码:410423003代码前6位:410423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75 邮政编码:467000
车牌代码:豫D行政级别:街道
辖区面积:约9.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3.1万人
人口密度:约3333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1个社区
地名由来:

据《鲁山地名考》载,鲁阳古为关名。据《淮南子·览冥训》记载,传战国时楚之鲁阳公与韩战至日暮,曾挥戈拨回太阳于此地。汉改为关,故名鲁阳关。街道因此得名。

基本介绍:

鲁阳街道办事处位于县城西南部,辖区东起墨公路,西至城西七里头(原董周乡七里村),北起老城大街和西关大街,南到沙河北岸,区域面积共9.3平方公里,是0鲁山县委、鲁山县人民政府驻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街道下辖11个街(村),80个村民组,人口计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2万人,非农业人口0.55万人,流动人口1.43万人。辖区内有企事业单位83家,其中大中型企业2家(迷王制衣公司和强生生物制药公司),医院2家,学校11所。

历史沿革:

清代名法里。

民国时称新鲁镇。

1948年设鲁山市。

1949年设鲁山县一区。

1955年置城关镇。

1958年成立城关公社。

1981年改称城关镇。

1988年改置鲁阳镇。

2006年拆分鲁阳镇为鲁阳等4个街道,属鲁山县。

鲁山县 中原大佛
新峰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希望该社区发展日新月异,争高成峰,故名。…[详细]

城厢社区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地处县城中心,似被包裹在厢房内,故名。…[详细]

大同社区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庄子·在宥》:“颂论形躯,合乎大同,大同而无己。”注:“其形容与天地无异。”希望社区各项发展齐步并进、融合为一,故名。…[详细]

前进社区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取积极进取、向前迈进之意,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永安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法里。1943年属新鲁镇。1949年属鲁山县一区。1956年更…[详细]

黉学社区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后汉书·循吏传·仇览》:“农事既毕,乃令子弟羣居,还就黌学。”“黉”指古代的学校,该地古代曾建学校,故名黉学。…[详细]

阳光社区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取阳光灿烂、充满青春活力之意,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永安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法里。1943年属新鲁镇。1949年属鲁山县南关乡。195…[详细]

河滨社区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社区处三里河畔,故名河滨。明嘉靖三年(1552)属永安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法里。1943年属新鲁镇。1949年属南关乡。1956年属鲁山县城…[详细]

七里社区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其位于县政府七公里处,为区分两个聚落,以其相对位置,分别取名东、西七里。…[详细]

五里社区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此处距政府五里,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庆云乡。清嘉庆元年(1796)属法里。1943年属新鲁镇。1949年属鲁山县第十区五里乡。1956年属…[详细]

小贾庄社区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贾姓在此安家建庄,因聚落不大,故名。明嘉靖三年(1552)属庆云乡。清嘉庆元年(1796)年属法里。1943年属新鲁镇。1949年属鲁山县第十区五里乡…[详细]

望城岗社区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其地势较高,在此地可瞭望整个县城,似岗哨,故名。…[详细]


以下地名与鲁阳街道面积相当:
到鲁阳街道必去著名景点

鲁阳街道相关名人

鲁阳街道特产与美食
鲁阳街道民俗文化
鲁山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