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定街道 | 隶属:孟州市 |
行政代码:410883001 | 代码前6位:410883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1 | 邮政编码:454100 |
车牌代码:豫H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2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71万人 |
人口密度:约204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个社区、19个行政村 |
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原孟州治所下孟州因黄河水患向北迁十五里,即今城上孟州。为纪念之,街道命名大定。
大定街道办事处位于孟州市区东南部,境内有八仙之一韩湘子的庙宇、孟州历史上的十大美景之首——溴梁夜月的溴梁,还有《水浒传》中快活林酒楼的遗迹。总面积23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9万人。街道办事处自1998年5月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全处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发扬“团结互助、艰苦奋斗、廉洁勤政、务实为民”的大定精神,树立“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的意识,围绕“经济总量争先进,人均指标争前列,发展速度争第一,综合实力争位次”的目标,强抓机遇,解决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和谐发展和大局的基本稳定,社会各项事业均得到长足发展。8年来,办事
文化旅游:
庙底韩湘墓位于孟州市大定街道,年代为唐。2024年1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唐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开仪锁水阁位于孟州市大定街道,年代为清。2024年1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清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析化工镇、原城关镇、原缑村镇部分区域设立。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清末民初这里有一所花封书院,故名。1998年设立花封居委会。2002年更名为花封街社区居民委员会,属大定街道。…[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城东门城楼上“迎秀”而得名。迎接优秀的人…[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此地历史上有过钟鼓楼,故名。1998年设立鼓楼居委会。2002年,更名为鼓楼社区居民委员会,属大定街道。…[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城北门外有一座人造的笔架土山。20世纪80年代被平,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位老城北门内的一条大街,故名。1949年属第一区。1955年为北街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城关镇。1957年为高级农业合作社,属城关镇。1958年为北…[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位居老城鼓楼中心之南故南街。1949年属第一区。1954年属第一区城关乡。1955年为南街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城关镇。1957年为城关高级农业生产合…[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位于县城东门外,故名。1949年属第一区城关乡。1955年为东关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城关镇。1957年为城关镇高级农业合作社,属城关镇。1958年…[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明代孟州城以鼓楼为中心,鼓楼之东的一条大街为东街,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原住一户马姓人家,因河上无桥,遂搭一木桥。称马桥。…[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位于黄河故道湾处,且翠柳成荫,故名。1949年属第一区。1951年属六区。1954年属第六区河西乡。1955年为柳湾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河西乡。19…[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民国三年蟒河发大水,将西韩村分为东西两个村庄。因居东,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1914年,蟒河发大水将西韩村分为东西两个村庄,因居西,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是一古老村庄,原为宋氏所居,故名。1949年属第一区。1951年属第六区。1954年属第六区河西乡。1955年属河西乡宋村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陈姓在此居住,故名。1958年为陈湾生产大队,属新安县仓头公社。1983年设立陈湾村民委员会,属新安县仓头乡。1999年迁至孟州市城关镇。2005年…[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唐朝时此地有一条大沟,在沟的东南,村名“北口村”。清道光23年,治黄大臣黄家驹住在此地,他认为北口是不祥之兆,更名为北凯仪,日后演变为南开仪。…[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明初张姓弟兄二人迁下段渠,弟弟住下段渠西头,称西张。1958年,西张更名段西。…[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明初张仲山、张仲川弟兄二人迁下段渠,兄住下段渠东头,称段东。…[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此处原为黄河北岸一个渡口,几家富户合伙在此开设作坊,称上作坊,简称上作。…[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最早居民为韩姓,明初蟒河改道,把原村分为两处,该处居东,取名东韩。…[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谪星庙位于高崖,村在崖底,故名庙底。1949年属第六区。1954年属第六区新庙乡。1955年为庙底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庙底乡。1957年为庙底高级…[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明初曾计划在此建一新城,后城未建成而形成村庄,取名新城村。…[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明洪武年间,胡姓由山西洪洞迁此,取名胡家庄,简称胡庄。…[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该处古时曾是水运码头,因而得名。1949年属第二区。1954年属第六区梁村乡。1955年属梁村乡水运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属里村中心乡梁村乡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