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固县镇 | 隶属:桐柏县 |
行政代码:411330103 | 代码前6位:411330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7 | 邮政编码:473000 |
车牌代码:豫R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23.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35万人 |
人口密度:约10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2个行政村 |
隋开皇十八年(598)设桐柏县治于此。宋开宝六年(973)移桐柏县治至今县城,称此地为“故县”,后演变为固县。
桐柏县辖镇。1958年建固县公社,1983年改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38公里。面积123.9平方公里,人口2.6万。豫66省道、桐(柏)明(港)公路过境。辖固县、吴庄、黄畈、沈楼、石头畈、新庄、杨楼、柳扒、魏岗、大石坡、张畈、桐安12个村委会。矿藏有莹石、石英石、云母石、紫金玉石、蓝晶石、金、锰等。乡镇企业以矿产开发、建材为主。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棉花、蔬菜。有张畈汉代治铁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4年9月,固县镇被确定为2025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2024年12月,固县镇入选2024年河南省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2024年3月,固县镇被命名为2025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1956年设立固县中心乡。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称固县公社。
1983年撤社设乡,称固县乡。
1985年撤乡建镇,称固县镇,沿用至今。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新安社区是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固县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固县村位于固县镇中心地带,是镇政府所在地,五里河穿境而过,在村东南部汇入淮河。全村共辖16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975户,总人口3679人,现有耕地面积…[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吴姓建村称吴庄。清末称黄畈堡,属固县镇。1947年属吴城区。1958年属固县公社,称黄畈大队。1983年撤社设乡,更名为吴庄村民委员会,属固县乡…[详细]
黄畈村位于固县镇南部,距离镇政府4公里,东与湖北淮河中心为界,西与沈楼村交界,南与月河镇白庙村交界,北与吴庄村毗邻,村西边、南边呈浅山丘陵区,东平川。…[详细]
沈楼村位于固县镇西南5公里,西邻吴城镇,南与月河镇交界,自然面积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510亩,全村辖18个村民小组,669户,2648人。…[详细]
固县镇石头畈村位于固县镇西部,距离镇政府3公里,东临桐安村,西接吴城镇,南邻沈楼村,北接新庄村。全村自然面积14平方公里,辖26个村民小组,883户,…[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4年南召县移民迁此建村,取在桐柏安家落户之意,故名桐安。…[详细]
固县镇新庄村位于镇西北部,距离镇政府10公里,东临毛集镇,西接吴城镇,南与石头畈村交界,北接黄岗镇,属三乡镇边缘结合部,地势西高东低,呈浅山丘陵区,由…[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杨姓建村并盖有楼房,命名为杨楼。1947年属吴城区。1956年属固县中心乡。1958年称潘庄大队,属固县公社。1982年更名为杨楼大队。1983年…[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说,明末清初有一粗大柳树横卧河的南北,行人从树上南北爬行渡河,故名柳扒。该处有二个村庄,河南岸称南柳扒,河北岸称北柳扒。…[详细]
魏岗村村级基本情况 魏岗村位于固县镇北1公里,紧邻镇区,省道66线穿境而过,自然面积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342亩,辖19个村民小组,93…[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年间黄家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因村背靠大石坡山,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张姓在此定居建村,因村建在平畈中,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