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清泉村 | 隶属:蒲山镇 |
行政代码:411303104225 | 代码前6位:411303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7 | 邮政编码:473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豫R | 行政级别:村 |
清代,刘姓建村沟边处,下有清泉涌出,湛然成溪,故名。
清泉村位于卧龙区蒲山镇西紫山南麓与谢庄乡相邻,全村总面积3300亩。其中耕地面积1717亩;荒坡面积1600亩;总人口970人,少数民族 人,共有9个自然村呈“1”字型南北座落。历史以来在农业上,我村以粮油为主产,因土地贫瘠年小麦总量在40万斤左右;花生在70万斤;棉花30万斤。在蓄牧养殖上我村村民历来就有养牛养羊的传统习惯。现全村年黄牛存栏2000余头;年出栏1500余头;奶山羊、小尾寒羊等其他牲畜存栏4000余只;年出栏3000余只。但牛、羊的饲养还是靠传统的养殖方式进行。现有千只以上的养鸡场两个。村现有回民小学一所,现有学生260人;教师8名。
存在问题:
1、因地理条
清光绪三十年(1904)属草庙岗保。
1936年属第五区朱王桥乡。
1942年属王村乡。
1949年属第八区(靳岗)清泉乡。
1958年成立清泉大队,属石桥公社。
1968年属槐树湾公社。
1974年属蒲山公社。
1984年改为清泉村民委员会,属蒲山乡。
1985年属蒲山镇。
1994年属卧龙区蒲山镇至今。
清泉村附近有南阳武侯祠、南阳汉画馆景区(汉画像馆)、南阳月季博览园、张衡博物馆、紫山风景区、南阳市博物馆等旅游景点,有独山玉、棉土布、玫瑰花茶、南阳鹿茸血酒、南阳角雕、虎头靴等特产,有麦秆画、泗洲火腿、西坪民歌、南阳汉画、南阳烙画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