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焦田庄村 | 隶属:翟坡镇 |
行政代码:410721101220 | 代码前6位:410721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3 | 邮政编码:453000 |
城乡分类:镇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22 |
车牌代码:豫G | 行政级别:村 |
元代,焦姓在焦庄现址居住,名焦家庄,后简称焦庄。据《田氏族谱》载:“明洪武年间,田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古黄河大堤北下沿,名田家庄。1923年简称田庄。后两村连在一起,统称焦田庄。
焦田庄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1.5公里,翟坡乡人民政府驻地东南3.5公里,引黄人民胜利渠总干渠西侧。是由田庄、焦庄两个自然村组成。村委会名焦田庄,驻田庄,235户,901人,汉族。耕地1300亩,原为低洼重盐碱地,机井4眼,全为引黄东二干和田庄支渠自流灌溉。变为高产农田。
据《田氏族谱》载:“明洪武年间,田姓从-县迁此。”居古黄河大堤北下沿,名田家庄。民国十二年(1923年)简称今名。
清乾隆七年(1742年)属南路十八都。宣统元年(1909年)属四南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属里仁乡。1948年属四区,1955年属兴宁中心乡,1958年属兴宁人民公社,同年10月
2024年9月,焦田庄村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村。
2024年1月,河南省爱卫办命名焦田庄村为2025年度河南省健康村庄。
元代名焦家庄。
明初有焦家庄、田家庄两村。
清乾隆七年(1742)属南路十八都。
清宣统元年(1909)属四南区。
后统称焦田庄。
1945年属里仁乡。
1948年属四区。
1955年称焦田庄村,属兴宁中心乡。
1958年改称焦田庄大队,属兴宁人民公社,同年10月属七里营人民公社。
1961年属小冀人民公社。
1976年属翟坡人民公社。
1983年更名为焦田庄村民委员会,属翟坡乡。
1994年属翟坡镇。
焦田庄村附近有京华园、刘庄景区、龙泉苑景区、西明寺造像碑、合河泰山庙、张故城遗址等旅游景点,有新乡烧鸡、龙泉黄金梨、太行裘皮羊、特级金小米、蒸菜、糊涂面条等特产,有相思树的传说、中州大鼓、姜太公的传说、通郭村开明大鼓、石婆的传说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