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五里桥镇 | 隶属:西峡县 |
行政代码:411323108 | 代码前6位:411323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7 | 邮政编码:473000 |
车牌代码:豫R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06.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9.75万人 |
人口密度:约47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2个行政村 |
清初建有砖拱桥,因距县城5华里,得名五里桥。因桥得名。
西峡县辖乡。1961年建五里桥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与县城毗连。面积206.7平方公里,人口4.5万。209国道、312国道、豫48省道过境。辖五里桥、葛营、大桥、宋沟、慈梅寺、天宝、郝岗、走马岗、北堂、燕岗、老君店、吴家沟、稻田沟、封湾、白河、前营、封店、杨岗、黄狮、曹沟、孔沟、土槽2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筑、建材、运输等。农业主产小麦、水稻、玉米、芝麻。特产“九月寒”稻米,米质优良,色青味香,还有歪嘴芝麻,出油率高达55%以上。古迹有老坟岗、杨岗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为省级保护文物。1961年封店村发现一罐战国时期的楚铜贝。1993年发现了大量恐龙蛋化石。
2024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4年淘宝镇名单,五里桥镇榜上有名。
2024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4年淘宝镇,五里桥镇榜上有名。
文化旅游:
九柏关帝庙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历经风雨仍巍然屹立。这座古寺庙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更是市级保护单位,每一砖每一瓦都透露出岁月的痕迹。游览其中,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感受那份宁静与庄重。
杨岗遗址位于西峡县五里桥镇杨岗村。面积1.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4米,地表散存大量遗迹遗物,是一处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的原始社会村落遗址。1987年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明、清属内乡保(即西峡口保)。
1912年属内乡县西三区。
1931年属内乡县第五区。
1948年属西峡区,设五里桥乡。
1956年设中心乡。
1958年置城郊公社。
1961年为城郊区五里桥公社。
1969年析黄狮公社,五里桥、老君店、三官庙公社各一部分成立五里桥公社。
1983年改设五里桥乡。
2008年改置五里桥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清初有距城五华里的砖拱桥而得名。1946年设五里桥保,属西峡口镇。1949年属五里桥乡。1956年属五里桥中心乡。1961年建大队,属五里桥公社。1…[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中叶有老君殿,讹为“老君店”。1946年设老君店保。1950年设老君店乡。1956年属五里桥中心乡。1958年建老君庙大队,属回车公社。1961年设…[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中叶谢姓由淅川迁此,改旱地为稻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沟内明末仅有5户人家,称“五家沟”,讹为“吴家沟”。…[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初封姓始祖封振川由山西洪洞县迁此河湾建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村西有石垄状如白鹤,且早年河湾内常有白鹤栖息,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乾隆年间封姓兄弟二人由化山崖迁此繁衍成二村,居前,故名前营。因前营村较大,历史久远,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昔日曹姓迁此居住在山岗上,故名。1946年属西峡口镇。1956年属黄狮中心乡。1958年建大队,属丁河公社。1969年属五里桥公社。1983年改为曹岗…[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元末有妇女黄氏在此古道上开店,称“黄氏店”。明中期渐成集市,遂称黄市店。清初杜姓取“狮为兽中王”之意,改称黄狮店,简称黄狮。…[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楚汉战争时,项羽在霸王寨箭射锦鸡,锦鸡受伤逃至此沟,项羽找遍未获,叹曰“空沟”,后讹为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中叶此为山大道,常有马帮经此,王姓设店,并用土糊称成马槽,得名土槽店,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清初杨姓兄弟二人迁此岗居住而得名。1946年属西峡口镇,设杨岗保。1949年设杨岗乡。1956年属黄狮中心乡。1958年建杨岗大队,属丁河公社。1…[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初封姓建村,位于豫、陕古道上,有骡马店,得名封店。…[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传说,清初有兄弟二人至此传教,分别在南北岗上建教堂,为北者称北堂岗,简为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初葛姓在此建村,故名。1946年属五里桥保。1949年建村属五里桥乡。1956年属五里桥中心乡。1961年设大队,属五里桥公社。1983年改为葛营村…[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区域内民国时期有石桥,故名。1946年属西峡口镇土门保。1950年设大桥沟乡。1956年归五里桥中心乡。1958年属回车公社老庙岗大队。1961年建…[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初郝姓建村岗上,故名。1946年属慈梅寺保。1950年属慈梅寺中心乡。1956年属三官庙乡。1958年建郝岗大队,属回车公社。1961年归三官庙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传说清初宋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成村,发展到86人还未分家,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清中叶燕姓在土岗旁建村得名。1946年属走马岗保。1950年属走马岗乡。1956年属三官庙乡。1958年置燕岗大队,属回车公社。1961年属三官庙公…[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明代绿林好汉王英在此招兵树旗,操练兵马,人称“跑马岗”,后衍为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末尼姑梅氏建庵,称梅氏庵,后人为纪念梅氏大慈大悲,改称慈梅寺。…[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区域内有天宝山寨,故名。1946年属慈梅寺保。1950年属慈梅寺乡。1956年属五里桥中心乡。1958年建天宝大队,属回车公社。1961年属三官庙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