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锦屏镇 | 隶属:宜阳县 |
行政代码:410327106 | 代码前6位:410327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9 | 邮政编码:471000 |
车牌代码:豫C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9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65万人 |
人口密度:约62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8个社区、19个行政村 |
因锦屏镇南依锦屏山,辖区内有夕阳、太狮、文笔、书等12峰,巍峨壮观,山名是唐女皇武则天所赐,其亲书“锦屏奇观”残碑尚存,故称。
锦屏镇位于宜阳县城郊,南依锦屏山,北临洛河,东接丰李,西接莲庄。八官线、安虎线、宜白路穿境而过,陇海铁路洛宜支线从锦屏镇高桥村起站。辖区内有被誉为白马寺“姊妹寺”的中州古刹灵山寺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佛寺。
锦屏镇辖24个行政村、198个村民组,常住人口4.5万人,总面积9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63公顷。水资源充沛,利济渠引洛水从西向东流过。矿藏资源丰富,年产原煤120万吨、石英砂100万吨,形成了“一黑一白”两大支柱产业。辖区内有省、市营厂矿5家、民营企业300多家,形成了食用油、石英砂、煤炭、建材等优势产业。2009年完成生产总值85282万元,财政收入达到1546.1万元,农民人
2024年3月,锦屏镇被确定为2025年度洛阳市文明村镇。
2024年3月,锦屏镇被命名为2025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文化旅游:
谷氏祠堂位于锦屏镇河下村,年代为清代。2024年11月,被公布为宜阳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李氏祠堂位于锦屏镇河下村,年代为清代。2024年11月,被公布为宜阳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属坊廊保的坊二里,清初属坊高里。
1927年改为城关区。
1936年划为第一区(城关)。
1943年改为寿安乡。
解放初为宜南县城关区。
宜南、宜北合并后划为第一区(城关区)。
1955年改称城关区公所。
1956年改称城关中心乡。
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成立城关人民公社。
1961年复称城关区公所。
1962年复称城关人民公社。
1983年更名为城关乡。
2009年更名为锦屏镇,沿用至今。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原来的灵山叫凤凰山,因周灵王葬于此,因此人们便把凤凰山叫做灵山,故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所居住村离老县衙八里,故得名八里堂。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公社化后先后属城关公社西大队、灵山大队。1964年建八里堂大队,属城关公社。1983年公…[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村民早前多数都姓马,称马庄。1950年为马庄大队,属城关区马庄乡。1958年8月实行人民公社化,属城关人民公社。1983年机构改革,为马庄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古代夏时大禹治水,亲临此地,故名大禹临。后村民祈求消除旱年迎接丰年天降甘霖,故改名为大雨淋。…[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相早年南山老君沟的水流经此地北注于洛河。为方便小河两岸群众交往,在观音庙前架起一座很高的桥,故名高桥。…[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此村最早由焦姓人落户于此,故称焦家凹。…[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青龙口山崖下,村内村民又多姓乔,称乔岩。…[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由于在县城东,古时设有店坊,故名东店。1960年,建东店大队,属城关人民公社。1983年5月,为东店村民委员会,属城关乡。2009年,属锦屏镇,沿用至…[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县城东七千米有一村叫七里店(今东店),在东店的后方北边有几户人家居住,称后庄。…[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传说村有十八打铁火炉打造錾橛供修建龙门石窟用,故而得名铁炉。…[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原建于南山坡下。北濒洛水,后因洛水北移,原河床淤积,村落向北迁移,故得名“河下”。…[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早前有叫杨家店、杨家寨,后演变为杨店。1943年为杨店保,属寿安乡。1947年8月为杨店乡,属宜南县城关区。1949年宜南、宜北合并为杨店乡,属城关区…[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周氏由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称周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庄仅居住马苗二姓。后因迷信说法,改名苗马村。再后为述说方便,改为苗村。…[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源于村东有个大村,居于大村西故称。大村西面的村庄,故称西庄。…[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有座黄龙庙,故称黄龙庙。1958年为黄龙庙大队,属丰李公社。1983年机构改革,为黄龙庙村民委员会,属丰李乡。1996年撤乡建镇,属丰李镇。2010…[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前姓崔的居多,称崔村。1958年为崔村大队,属丰李公社。1983年公社改革,为崔村村民委员会,属丰李乡。1996年撤乡建镇,属丰李镇。2010年丰李…[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说当时两山相夹,像一扇石门,故名石门。…[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一金姓人家在此落户,住宅门前因为常年流水不断,故取名流水沟。…[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杏花村是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锦屏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中早前有条河流,流速缓慢,称漫流村。…[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所处位置在贠村南边,故称。1958年为南营大队,属丰李公社。1983年公社改革,为南营村民委员会,属丰李乡。1996年撤乡建镇,属丰李镇。2010年…[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最早有姓马的人在此居住,并且住在自己打的窑洞中,故名马窑。…[详细]
区划代码:~4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洛阳氮肥厂社区是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锦屏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4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郑铝五零三厂社区是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锦屏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4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洛阳第二水泥厂社区是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锦屏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4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宜阳火车站社区是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锦屏镇下辖的社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