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西流湖街道 | 隶属:中原区 |
行政代码:410102011 | 代码前6位:410102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1 | 邮政编码:450000 |
车牌代码:豫A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29.6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9.13万人 |
人口密度:约307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个社区、5个行政村 |
1971年为解决郑州市工业、生活用水,对原贾鲁河谷进行改造,引黄河水西流成湖,取名西流湖。街道因湖得名。
西流湖街道位于中原区西部,成立于2024年3月15日,辖11个行政村、77个村民组,常住人口4.82万人,面积29.69平方公里。行政管辖区域为:东起西环路,西至西四环,南起二七区边界,北至陇海铁路线。西流湖街道地处郑州市城区扩展规划区,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快捷便利。陇海铁路、郑西高铁、石武客专穿境而过,郑上路、中原西路贯穿辖区,西三环、西四环纵贯南北。常庄水库和西流湖散布其间;水面宽100米,两侧各100米绿化带的南水北调运河也将穿境而过;正在建设的西流湖生态公园,将成为郑州的城市“绿肺”和“天然氧吧”。目前,街道党工委下设19个基层党支部,其中村级党支部11个,非公党支部8个,党员
文化旅游:
后仓关帝庙地处郑州西部的丘陵区,嵩山余脉延伸的东北部地带。关帝庙,坐北朝南,大殿三间,硬山灰瓦式建筑。大门位于中部,两侧为两个方形木窗。关帝庙现存碑刻7通,其中1通放在院内,为民国时期碑刻,
唐武德四年(621)置须水县。
宋、元、明、清均为荥阳重镇。
1912年后置荥阳县须水镇。
1948年为荥阳县第五区。
1951年置荥阳县须水镇,与第五区并列。
1953年改为郑州市郊区第六区。
1955年改为须水中心乡。
1956年改为须水乡。
1958年改为郑州市郊区西郊公社。
1961年改为须水区。
1963年改为郑州市郊区须水公社。
1983年改为郑州市郊区须水乡。
1987年整建置划归中原区。
1994年撤乡建镇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凯旋路社区是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西流湖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花语里社区是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西流湖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该居委会所在地为水木清城小区而得名。自2024年命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紫韵社区是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西流湖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此地多栽种柿树,原叫北地柿园,后因人口增多,为耕作方便,迁民在此定居,形成村落。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制在此建冶铁炉。公元220年,汉王朝覆灭,冶铁炉毁于战乱。后形成村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因位于小京水西侧高岗上,故名西岗。1946年归荥阳县须水镇六保。1948年10月归荥阳县第五区。1951年归荥阳县须水镇。1953年2月归郑州市郊区第…[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孙庄村是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西流湖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据李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十年(1377)始祖由北京李家胡垌迁来郑州南关,共生3子,长子迁往荥阳须水东南,定村名为大李,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