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车埠镇 | 隶属:赤壁市 |
行政代码:421281103 | 代码前6位:421281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15 | 邮政编码:437000 |
车牌代码:鄂L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4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03万人 |
人口密度:约14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古代在此埠头以筒车取水抗旱,得名车埠。
1958年建车埠、斗门2个公社,1975年合并置车埠公社,1983年设区,1987年建镇。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府15公里。面积140平方公里,人口4.1万。蒲(圻)洪(湖)公路及陆水河穿境而过,设有汽车、轮渡、客货运输站。辖车埠、枫桥、大名山、烟竹坡、芙蓉山、黄土垸、梅湖、白驹桥、节堤、皂潭、华家垸、熊家岭、丹塘、盘石垸、鼓潭、官田、马坡口、肖桥、神明山、偏髻山、杨家铺、斗门桥、樟木岭、天井山、南塘湖、建立、林场、渔业28个村委会和车埠街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油料、苎麻、茶叶,苎麻是咸宁地区重要产区之一。乡镇企业有建材、化纤、麻纺、机械等行业,1994年省政府授予“楚天明星乡镇”称号。镇西枫桥是
2024年2月,车埠镇被授牌命名为2025年度平安咸宁建设示范乡镇(街道)。
2024年2月,车埠镇被命名为2025年度湖北省生态乡镇。
2024年2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命名车埠镇为2024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村。
宋、清时,属沙阳乡、西乡、车埠团。
民国元年(1912年)—1949年,属车埠自治区。
1950年,属一区、二区、车埠区。
1958年,属东方红公社。
1961年,属车埠区。
1974年12月,斗门公社与车埠公社合并成立新车埠公社。
1983年,改设车埠、斗门、大罗湖3个乡。
1984年8月,车埠、斗门、大罗湖3个乡合并改设车埠镇。
车埠居委会成立于2009年4月,位于赤壁市车埠镇镇区中心,交通便利,是全镇的政治文化、经济贸易集中点,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 人口现状:居…[详细]
2004年5月通过合村并组由原大名山村、烟竹村和天井山村三村合并而成,辖区面积16平方公里,位于赤壁市车埠镇鸡公山段与新店镇接壤。 人口现状:全…[详细]
2004年5月通过合村并组由原毕家垸村和皂潭村合并而成,辖区面积3.8平方公里,位于赤壁市陆水河北岸上游,距车埠街西北6.6公里。 人口现状:全…[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梅湖从前是一座山,山上满是梅子树。每到冬天,美丽的梅花与雪花交相辉映,难分两色。可后来又怎么变成湖呢?这里有一个传奇故事:讲的是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详细]
熊家岭村位于赤壁市赤壁市陆水河北岸与嘉鱼接壤,交通便利,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2004年5月通过合村并组而成,全村版土面积9.8平方公里,…[详细]
马坡村位于赤壁旅游快速通道9公里处,东与赤马港办事处四清村交界,南与蒲圻办事处金潭村及茶庵岭镇峡山村相连,西与肖桥村相望,北与官田村毗邻。武深高速公路…[详细]
官田村位于车埠镇东北角,东与马坡村交界,南与车埠村相连,西与陆水河相望,北与赤马港办事处四清村毗邻。村委会驻地为伍家庄,距车埠镇区3公里,市区11公里…[详细]
2004年5月通过合村并组由原斗门桥村、樟木岭村和林场村三村合并而成,辖区面积16.27平方公里,位于赤壁市车埠镇与新店镇交界。2008至2010年被…[详细]
位于赤壁市赤壁市车斗公路沿线,交通便利,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1520毫米。2004年5月通过合村并组由原建立村和杨家铺村合并…[详细]
肖桥村位于赤壁市高山丘陵地带,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1540毫米。2004年5月通过合村并组由原肖桥村和偏吉山村合并而成,全村…[详细]
2004年5月通过合村并组由原车埠村和南塘湖村合并而成,辖区面积32.6平方公里,位于赤壁市旅游快速通道旁。先后荣获湖北省村级经济综合实力“五百强”、…[详细]
黄土村位于赤壁市陆水河下流北岸,距车埠街西北4.2公里,辖区面积3.4平方公里,2004年5月通过合村并组而成,耕地3063亩,林地120亩,养殖水面…[详细]
芙蓉村位于赤壁市西南部,距镇区5公里,赤壁古战场旅游快速通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1520毫米。2004年…[详细]
2004年5月通过合村并组而成,辖区面积8平方公里,与余家桥乡相邻。 人口现状: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445户2146人,外出务工565人,空巢老人…[详细]
位于赤壁市陆水河北岸与嘉鱼县接壤,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域内系丘陵地带,境地低山起伏,塘堰密布,有盘石湖与杨湖依陆水河环绕西南,是车埠镇有…[详细]
位于赤壁市陆水河对面,交通便利,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2004年5月通过合村并组而成,全村版土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1907亩。 人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