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麻城镇 | 隶属:高新区(掇刀区) |
行政代码:420804101 | 代码前6位:420804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24 | 邮政编码:448000 |
车牌代码:鄂H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6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96万人 |
人口密度:约12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个社区、19个行政村 |
该镇以麻城集镇为行政中心,故名。
1985年置麻城乡。位于区境东南部,距荆门城区19公里。面积161平方公里,人口2.5万。荆(门)潜(江)公路过境。辖麻城、荆寨、胡冲、蔡院、火山、钟山、裴庙、龙井、斗笠、官堰、邓冲、荆港、雷集、官湾、横店、钉店、朱庙、板庙、三清19个村委会和长兴、五丰桥2个居委会。乡镇企业以石膏、运输、建材业为主。农业以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种植为主。1990年被评为全国实施燎原计划先进乡,成人教育被定为全国百名示范乡镇之一。
2024年2月,麻城镇被命名为2025年度湖北省生态乡镇。
2024年10月,麻城镇上榜2024年度湖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名单。
2024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麻城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文化旅游:
野苗墓群位于掇刀区麻城镇板庙村,年代为宋。类别为古墓葬。1998年12月9日,荆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荆门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官家坟墓群位于掇刀区麻城镇朱庙村,年代为南北朝。类别为古墓葬。1998年12月9日,荆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荆门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高冢位于东宝区麻城镇朱庙村,年代为魏晋。类别为古墓葬。1998年12月9日,荆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荆门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分属钟祥县、荆门州;民国分属钟祥县牌障乡、荆门县七区;1949年,分属钟祥县麻城乡、斗立乡、火山乡,荆门县柴刘区雷集乡、三青乡、横店乡;1951年,钟祥县麻城乡、斗立乡划归荆门县沈集区(九区);1954年,钟祥县火山乡划归荆门县沈集区,与麻城乡、斗立乡合并组成麻城乡;1956年,雷集乡、三青乡、横店乡划归沈集区,合并组建雷集乡;1958年,分属沈集公社雷集管理区、麻城管理区;1961年,分属沈集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清代,有郑姓人家从江西移居此地,后发展为数个房头,其中第五房族人集资在麻城河支流上修建一座拦水坝,称五房垱。年深月久,因“五房”与“五丰”谐音,人们便…[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火山社区是湖北省荆门市高新区(掇刀区)麻城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斗立社区是湖北省荆门市高新区(掇刀区)麻城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蔡院社区是湖北省荆门市高新区(掇刀区)麻城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南、东、北三面半绕麻城集镇。1984年,因行政体制改革,设村民自治组织,故名麻城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知名度较高的“荆寨山”。后因行政体制改革,设群众自治组织,故名荆寨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长兴垱围绕西、南、东三面,其本名“长兴”二字含义吉祥深远,故成立群众自治组织时,命名为长兴居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境内有在当地知名度较高的自然村“蔡家大院”,简称“蔡院”。…[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境内有知名度较高的“大虎山”,又名“大火山”,简称“火山”。…[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当地知名度较高的小山岗,名“盅子山”,简称“中山”。…[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知名度较高的裴姓家庙,为裴庙。清属钟祥县;民国属钟祥县牌障乡;1949年,全国解放,属钟祥县麻城乡;1951年属荆门县麻城乡;1956年,农业合…[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龙井起源于一个很有趣的传说,古时一条公龙在今郑家冲的旁边坐了一会,留下了两个睾丸洞记,有水从中流出,便成了两口井,人们便称为龙卵子井,后简化成“龙井”…[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斗立”作为地名专名,其历史较久远。清代,这里即是荆门通沙洋的必经之地;并形成一个集市,名“斗立岗”(专条介绍);同期,设钟祥县斗立乡,斗立岗为乡治所。…[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知名度较高的自然村“邓家冲”,简称“邓冲”。因行政体制改革,设置农村群众自治组织,故名邓冲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有在当地知名度较高的“三清观塆”,简称“三青”。…[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附近有知名度较高的水利设施“官堰”,因行政区体制改革,设立村民自治组织,故名官堰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有一条横贯全村的小溪流,名“荆条港”,简称“荆港”。…[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一知名度较高的小集市,名为钉耙店,简称“丁店”。…[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在当地知名度较高的宗教活动场所“石板庙”(现已),简称“板庙”。…[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属荆门州羔观村腊树庙;民国属荆门县七区;1949年,新中国成立,属柴刘区横店乡;1956年,划归沈集区雷集乡;建立红星农业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属荆门州;民国属荆门县七区;1949年,新中国成立,属柴刘区横店乡;1956年,农业合作化,划归沈集区雷集乡,建白合农业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属荆门州羔观村;民国属荆门县七区;1949年,新中国成立,属荆门县柴刘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建同心农业合作社,属沈集区横店乡;1958年,人民…[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属荆门州羔观村;民国属荆门县七区;1949年,新中国成立,属荆门县柴刘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成立幸福农业合作社;属沈集区雷集乡;1958年,人…[详细]
挽大清于危难之中———周培公 周培公(公元1632—1701)名昌,字培公,掇刀区麻城镇官堰村人,康熙皇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中国历史上明末清初人物,文武兼备,刚正毅勇,才智过人,恪尽职守,深谙治世之
邓家泰,(1914—2003)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麻城镇邓家冲人,少年时期接受革命影响,即参加了儿童团的革命活动。1930年秋,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北省立第十四中学(今荆门龙泉中学)。在中共地下党员、数学
李可梅(1929~),男,字希、野长,号逍遥山人,掇刀区麻城镇三清村人,旅台画家。李可梅自幼在家庭的薰陶下颇爱丹青,童蒙时代起便以涂鸦之作引得乡邻称颂。后随其父渡海赴台,自台湾大学毕业后,因喜好书画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