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长堰塘村 | 隶属:七里坪街道 |
行政代码:422801004203 | 代码前6位:422801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18 | 邮政编码:445000 |
城乡分类:城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12 |
车牌代码:鄂Q | 行政级别:村 |
该地为人工修筑堤坝形成的长方形蓄水池,故名长堰塘。
长堰塘村,距恩施城13公里,四至界限:东与宣恩县万寨乡交界;西与鸭子塘村相邻;南与芭蕉侗族乡清江河相望;北与柳州城接壤;面积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27亩,长堰塘村由原来的映马池、后山村、长堰塘三个小村合并而成,驻地长堰塘。全村总户数1032户,总人口3936人。8个村民小组,8个党小组,104名党员。
村内资源丰富,人杰地灵,800里清江穿村而过,随着清江水布垭库区工程的实施,辖区内丰富的水域资源是发展旅游观光的农业的理想场所。全村正形成以柑桔、茶叶、畜牧业、蔬菜、劳务输出、苗木花卉为主的支柱产业。全村柑桔是全市柑桔第一村,现有柑桔园3500亩,年产300万斤左右。高档优质茶叶面积1
长堰塘境内大脉龙一带,商周时期(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256年)即有古代巴人居住;春秋时期属巴国疆域;战国时期属楚国巫郡;秦代属黔中郡;汉代属南郡;三国、两晋时期属沙渠县;隋、唐、宋、元代属清江县;明属湖广都司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
清同治七年(1868),属恩施县市郭里一甲。
民国初沿袭里甲制;民国十六年(1927)属恩施县第一区七里坪联保六保;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第一北乡区七里镇六保;民国二
长堰塘村附近有恩施大峡谷、恩施土家女儿城、板桥鹿院坪、恩施土司城、梭布垭石林、枫香坡侗族风情寨等旅游景点,有板桥党参、恩施玉露、恩施青钱柳、恩施马铃薯、恩施紫油厚朴、恩施黑猪肉等特产,有撒尔嗬、恩施傩戏、恩施板凳龙、太阳河民歌、恩施玉露制作技艺、恩施灯戏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