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中坝乡 | 隶属:房县 |
行政代码:420325209 | 代码前6位:420325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19 | 邮政编码:442000 |
车牌代码:鄂C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22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6万人 |
人口密度:7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5个行政村 |
所处地理方位及地形地貌综合命名。獐落河流往此区域,形成三个小平地,按流域方向分别称上坝,中坝,下坝三个小平坝。中坝处于下坝的位子,因政府驻地在此,故称此区域为中坝乡。
房县辖乡。1949年为中坝区,1958年改为公社,1961年复设区,1975年为公社,1987年置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72公里。面积224平方公里,人口1.6万。为车(家湾)中(坝)公路终点。辖章家湾、中坝、上坝、下坝、罐沟、南坪、三溪沟、潭余沟、龙驹山、安家坡、三池、良田凹、胡家湾、潘家河、姚家河、麦浪坪、宝石店、船仓、军家坡、水梨沟、褚河、杉树染、青草坪、油炸园、长滩寺、咸池、毛家山、龙滩、青阳沟、西坡、庙平31个村委会。野生动物有狗熊、野猪、羚鬃羊、獐、鹿等。南部三池村高变质无烟煤储量较大。农业主产稻谷、小麦、玉米、黄豆,经济作物以木耳、香菇、板栗、桐油、核桃、生漆等为主。乡镇企业产
明末人们沿獐落河流域寻术生存之地,清初设保甲乡里治理地方。
晚清时期,设獐洛河联保,由九道团所辖;民国二十三年(1834)设区宝乡,归四区辖;民国二十五年(1936)废联保为乡,分设中坝乡、下坝乡、獐洛河三个乡归范家垭镇所辖;民国三十五年(1946)设聚宝乡辖11保;1946年9月,王树声、罗厚福率中原突围部队转战房县,开辟鄂西北革命根据地,在中坝建立中共房县县委,房县人民民主政府。
1949年1月房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下坝村,在獐洛河流域下段坝地上形成的自然村落。…[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三溪村是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中坝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指此地李子沟原有三个相连的大水潭,从整体看酷似一条巨龙。故称龙谭峪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三池村,是三池坡村的简称。指面临獐洛河大片坡地上形成的村庄。因坡地按落差建有三处浇灌庄稼的蓄水池而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龙驹山,是门古与中坝交界的山脉,南北长1.8千米,东西600米,最高峰龙驹山垭子海拔1.2千米。山脉起伏象马驹奔腾,谷溪奔涌象潜龙跳跃。…[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晚清时期,在此地设立獐洛河联保,称獐洛河市,隶属九道团辖。民国23年(1934年)设巨宝乡中坝保。1952年建立新政权,设中坝乡,隶属十三区所辖。19…[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晚清时期,在此地设立獐洛河联保,称獐洛河市,隶属九道团辖。民国23年(1934年)设巨宝乡中坝保。1952年建立新政权,设中坝乡,隶属十三区所辖。19…[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章湾村是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中坝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上坝村是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中坝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龙滩:獐洛河水急流回旋形成较大沙滩。寓意这里地势优越、、风调雨顺、物资丰富、气候宜人的风水宝地。…[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贯沟村是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中坝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宝石村,原称宝石店村。落地处铁峪河下游。民国年间有人在此地开设店铺。命名为宝石店。…[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麦浪村是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中坝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楮河村是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中坝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天鹅村:成立毛家山林场时,取“毛”字,想象于“天鹅之毛绒”,对新划入的居民点命名为天鹅绒村,寓意当时的村人户很少。…[详细]
湖北省房县是全国著名的黑木耳生产基地县,是驰名中外的“木耳之乡”。在国际贸易市场上,因其色鲜、肉厚、朵大、质优、营养丰富,赢得“房耳”盛誉。这里的黑木耳“形似燕,状如飞”,又被称为燕耳,有山珍之王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