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棚兴村 | 隶属:陈巷镇 |
行政代码:421381102200 | 代码前6位:421381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22 | 邮政编码:4413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鄂S | 行政级别:村 |
以境内原居民点刘家棚子和美好愿望综合而得名。原棚兴村驻地刘家棚子,因有刘姓人家搭过草棚居住,故名刘家棚子;同时村民希望能过上好日子,兴旺发达,遂取名棚兴。2004年原寿南、棚兴两村合并后,仍沿用“棚兴”村名。
2024年3月,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命名棚兴村为2025年度湖北省生态村。
陈巷镇棚兴村,在陈巷镇杨平路东沿线,寿山脚下,国土面积7305亩.耕地2189亩.主要经济来源农产品收入和外出务工收入,棚兴村交通便利,山场资源丰富,土地肥沃。人口现状: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659户2807人,外出务工1285人,空巢老人45人,留守儿童30人,建卡贫困户100户183人,其中农村低保户76户159人,五保户24人。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70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2人,60岁以上老党员37人,37岁以下年轻党员10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4人,村民代表35人。团支部、妇联、民兵联等群团组织负责人2人。2024年人均純收入8000元。
棚兴村与方略村、兴河村、李岗村、高庙村、刘岗村、虎弼冲村、轭头村、金山村、高峰村、旭升村、东风村、友谊村、唐氏祠村、团兴村相邻。
信息来源:广水市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明嘉靖年间属惠化乡;清康熙年间属从义乡;民国时期属仁寿乡;1949年属陈巷区;1956年为棚兴社,属陈巷区;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改为刘家棚子大队,属红旗公社寿山管理区;1959年为刘家棚子大队,属陈巷公社寿山管理区;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为刘家棚子大队,属陈巷区寿山公社;1970年更名为棚兴大队,属陈巷区寿山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为棚兴大队,属陈巷公社;1980年更名为刘家棚大队,属
棚兴村附近有高贵三潭风景区、黑龙潭风景区、武胜关、随州中华山、平靖关、徐家河风景区等旅游景点,有广水胭脂红鲜桃、广水奎面、吉阳大蒜、百花菜、徐家河银鱼、广水腌腊狗肉等特产,有青铜编钟制作技艺、炎帝祭典(随州神农祭典)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