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水田坝乡 | 隶属:秭归县 |
行政代码:420527201 | 代码前6位:420527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17 | 邮政编码:443000 |
车牌代码:鄂E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22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99万人 |
人口密度:约8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
秭归县辖乡,县脐橙基地之一。1955年设水田坝区,1958年改火箭公社,1961年复归水田坝区,1975年改水田坝公社,1986年设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9公里。面积224平方公里,人口4.1万。秭(归)水(田坝)公路穿乡而过。辖上坝、中坝、下坝、龙口、渡水头、且住山、董家冲、王家桥、乔家坡、辛家坪、思母冲、望柱、房家沟、青蒿峪、大水田、辛家湾、草池坪、柏树垭、陈家岭、落黄坪、稠木树、对梁嘴、王家山、赦仓坪、石寨垭、朝东观、大阴湾、郭家寨、石庙、牛田、李家坡、石垭、庙岭、郝家岭、前-、后-、联营、龙潭湾、凉台河、咸池沟、野桑坪、姜家坡、杜家湾、郝家湾、茶园、柏杨、桓家湾、严坪、吴家坡49个村
2024年11月,水田坝乡被命名为2025年度湖北省森林城镇。
2024年5月,水田坝乡被确定为2024年湖北省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名单。
2024年8月,水田坝乡被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命名为湖北省美丽城镇省级示范乡镇。
2024年12月,水田坝乡被命名为2024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
明朝时期属龙池里、置下戎乡,清朝时期置茅坝乡、琚坪乡,民国时期置茅坝乡、居隐乡,巴归兴苏区曾在该乡境内建立马营区苏维埃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49年8月始设茅坝区人民政府。
1951年4月改为第二区(茅坝)。
1956年3月小乡合并时第二区公所(水田坝);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时撤区,在全县率先成立火箭人民公社。
1958年11月改称水田坝人民公社;1961年4月恢复、设置水田坝区公所;197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此地为一自然山坡,临近袁水河边、地形平坦,据《胡氏族谱》载,明成化年间,始迁祖胡海、胡国三、胡国四自江西华林迁徙归州龙池里落籍兴业,垦荒种田,开发出上…[详细]
(一)概况 王家桥村,位于水田坝乡东北部。村委会驻地红庙,距县城73公里,因王氏在此修建一座木桥而得名。东接青蒿峪村,南接龙口村,西接严坪村和陈…[详细]
(一)概况 下坝村地处水田坝乡南大门。村委会驻地为下坝村一组,距县城63公里,因下坝村地处三个坝的下坝而得名。东连龙口村咤溪河水域,南接归州镇胡…[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历史上区域内有红星、复兴、合心、中心、裕兴五处地方,现合为一处,又因“兴”含有复兴之意,故名兴合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居民点为一自然山坡地,坡下临近袁水河边天生一股龙泉水,水质清亮、甘甜,冬暖夏凉,传说是藏于黑石板下一条龙口中流出来的水,故名龙口。…[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因群众向往永远吉祥太平的日子,故名永吉。…[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区域内有良斗河、咸池沟、袁水河三条河流,故名。…[详细]
(一)概况 青蒿峪村,位于水田坝乡东南部。村委会驻青蒿峪村三组,距县城76公里。因村内建有青蒿峪水库而得名,东南与望砫、辛家坪村相连,西与龙口、…[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山势地理位置”命名,该地处于李家坡、联义、正义、牛田、石垭、正兴大队的中心地带,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为一自然山岭下两面坡地,岭脊与兴山县接壤,据明朝末年,义军蜂起,陕西绥德农民起义军首领马学土(回族,别号“马回回”)与另四支起义军首领贺一龙、贺锦…[详细]
(一)概况 野桑坪村,位于水田坝乡中部。村委会驻地杨林树,距县城75公里,因村里有棵硕大野桑树而得名。野桑坪村东接严坪村,西接牛田村、郝家湾村,…[详细]
(一)概况 严坪村,位于水田坝乡西北部。村委会驻地严坪村三组,距县城78公里,因严姓人家较多而得名。东接陈家岭、王家桥村,西临马营、赦仓坪村,南…[详细]
(一)概况 石垭村,位于水田坝乡西南边陲。村委会驻地仓湾,距县城83公里,因解放战争时贺龙率部(贺龙部队的一部人马)曾在石子垭扎营而得名。东接牛…[详细]